卷第一百七十三 俊辩一(8 / 8)

太平广记 侠义小说 13593 字 2个月前

和吧?北方应该比这里稍冷一点。”李谐回答说:“我们那里地处阴阳的中心,寒暑冷暖适时恰当,不知道有什么差别。”范胥说:“如果出访你们那里,有什么风景名胜?”李谐说:“那里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君主出身的家乡,差别不大,可以作出不差的点评。”范胥说:“既然洛阳美丽繁华,为什么还要将都城迁到邺城?”李谐说:“不常在一个地方建宅居住,于是多次搬迁,帝王也是如此。只要还在国家的山河上,那又有什么可奇怪的。”范胥说:“殷朝人面临危难,所以迁都到圯耿。你们为什么迁移都城?”李谐说:“圣人知道过去未来,按时机而行动,何必等待形势的变化?”范胥说:“金陵的帝王之气,开始于先代。帝王应运而生的气象,本来出自东南。所以君临天下万邦的皇帝和都城,应该在这里。”李谐说:“受命于天的征兆气象,哪里能同我们中国相比,帝王应运而生的气象终究还是在洛阳。”范胥沉默不语。江南的读书人,没有不佩服李谐的。事情完毕以后,李谐在江边作了一首诗说:“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卢 恺

礼部尚书范阳卢恺兼吏部选,达野客师为兰州总管,客师辞曰:“客师何罪,遣与突厥隔墙?”恺曰:“突厥何处得有墙?”客师曰:“肉为酪,冰为浆,穹庐为帐毡为墙。”恺,中书监子刚之子也。(出《谈薮》)

礼部尚书范阳卢恺兼任吏部选,他推荐客师去当兰州总管。客师推辞说:“容师有什么罪,被送到和游牧民族只隔一道墙的地方?”卢恺说:“游牧民族的什么地方有墙?”客师说:“肉为酪、冰为浆,天作帐篷,毡子作墙。”卢恺是中书监卢子刚的儿子。

卢思道

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于省门,见从侄贲。贲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峨。”思道曰:“长安酒,二百价,不嵬峨,何嵬峨?”贲,燕郡公景仁之子,中书侍郎景裕之犹子,位历太常卿。(出《谈薮》)

武阳太守卢思道一天早晨喝得大醉,来到官署门前,他的侄子卢贲见了问他:“叔叔在什么地方喝过酒,凌晨这么高大?”卢思道说:“长安的酒,二百文的钱价,不高大,何物高大?”卢贲是燕郡公卢景仁的儿子,中书侍郎卢景裕侄子,担任过太常卿。王元景

王元景尝大醉,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出《谈薮》)

王元景喝得大醉,杨遵彦对他说:“为什么又是昂头又是低头的?”王元景说:“黍子成熟了把头低,麦子成熟了把头昂。黍麦都有,所以又低又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