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却是因我而死,这恩我着实受之有愧。
我把他单独叫到一旁:“你与王妃入姜府之事可与谁说过?”
他一脸愧色的道:“我想人就是娘娘抓的,我起初也不敢找您,可王妃她成日里哭,我没法找了端王,我想他在陛下面前还算说得上话,他出主意让我求娘娘在陛下面前说个情,说娘娘就是看着婉婉的面上定会帮忙的,我这才……”
端王是先帝最小的弟弟,比周尧大不了几岁,在太子之争时是坚定的周尧党,如今负责宗正寺,想见周尧最是容易的。
九王一家没什么价值,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又问他陛下叫他夫妻二人进宫说了些什么。
九王说的情况清明和清明打听的情况差不多,训斥他夫妻不过嫁了一女便挟恩自重,贪的无厌,九王妃心中不服,说是嫁女本非自愿,皇帝因此龙颜大怒。
我苦笑:“我姜家也算是高门世家,哥哥们个个都是极好的儿郎,婚事却如此艰难,你再细说与我听听。”
九王脸上看过去越发的羞愧:“陛下极是看重姜家,亲自为奕大将军选妻,可京中权贵谁也不愿把女儿嫁到西境,听了消息匆忙将女儿定亲的也大有人在,我家亦是如此,陛下知道后大怒下令三月内京中不许嫁娶,他甚至亲自挑人,足足选了两个月,竟比他自己选妃还要重视,除了家世人品还要性情温柔,既能琴棋书画又能持家打理后宅,宫中女官还上门相看,最后选中了婉婉。”
我听着着实纳闷,这不像是挑奸细的,像是真心为二哥选贤妻的,二嫂也的确是个贤妻。
“二嫂应该也是定了亲的吧,她可愿意?”
说完又觉得多此一问,不愿意便是抗旨。
“她是愿意的,就是她的母亲哭的肝肠寸断,她却反过劝母亲,说你们姜家儿郎都是大晋的英雄,嫁于他是福份。陛下念着姜家的份上,将来也能看重两个哥哥,是件好事。”
九王说着又流下泪来:“陛下待弈将军的恩宠我朝都从无有过,他不仅封了婉婉为郡主,还有宫中的绣娘、厨娘与花匠做陪嫁,他亲自送到了城门口,还叮嘱婉婉照顾好娘娘您与国公爷,让大将军再无后顾之忧。”
我心中大是震惊,二嫂带过来做糕点的厨娘竟是周尧派来的,难怪我吃着那糕点觉得竟与小时候在周尧那边偷吃的味道一样。
又听见九王道:“婉婉没了,陛下重用了婉婉的两个哥哥,我们心里难受,觉得是婉婉的命换来的,可姜家有什么错,姜家死了多少儿郎,更有数十万将士死在了边境,我们不该有怨言的。”
是不敢有怨,所以心里还是有怨的。
可他们不想想我父兄们又是为了谁死的,不是我姜家哪来他们的平安富贵?
可我还是忍下了没说出口,因为他们是二嫂的父母,我的二嫂是天下最好的女子,她爱重着我的二哥,将阿欢养的白白胖胖,对我当成亲妹妹一样爱护,我的衣物都是她做的,喜欢的吃食甚至小零嘴从来都没断过,她只比大两岁,可在西境的那五年她却做了我和阿欢的母亲,做了我们的姐姐。
她跟我说,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我的二哥,她很感激陛下,我那时候还以为她为了我二哥背叛了她的主子,她从来不是来西境做奸细的。
我一路心事沉沉的回了宫,身旁的阿欢突然问我:“陛下会处置阿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