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裴清荣笑了笑,略带歉意地说,“过段时间或许还要忙。”

“是县里有什么事儿?”戚时微坐直了身子。

过了冬至,冬日里按理是农闲时节,不该有什么事的。

“不是县里,”裴清荣慢慢道,“是金陵府。”

或者,还要更大些,是这一路。

“沿海那一线,最近在闹倭寇,”裴清荣慢慢告诉她,“虽说咱们这儿不靠海,可快马从海边跑到江宁,只要三日,跑到金陵,只需四日,要真闹得太大,咱们这儿也有危险。”

倭寇也想抢一把大的好过年啊!

“那要怎么办?”戚时微想起来,前两个月她还在出海的商船里参了一股,原还有些消息的,近

一月都没有消息了,原来是闹倭寇的缘故。

“不好说,”裴清荣道,“我已上奏了,需整饬防务,以备敌袭。”

蒋大人是文官,科举出身,对防务并不怎么感兴趣,又短视,只想着这一年的税收,裴清荣与他多重政见不合,这才急着把他弄走。

现在就看下一任派来的是位什么人了,但这事也悬,临近年尾,朝廷的效率总是很低,说不准就要拖过这个年去。那就要靠他们这些县令与指挥使共同抗敌了。

“不需担心,我盯着呢,”裴清荣道,“实在不行,我派人先把你送到北边去。”

“不许说傻话,”戚时微拍他一下,“不是说好了,你陪着我养胎生产的吗?”

她正在孕期,情绪本就敏感,听不得这样的话,裴清荣笑笑,没再争辩,目光却深沉。

万一真到那时候,也只能先将她一个人送走了。

两人谁都没想到,事态的变化比预想的更快。

沿海一线的倭寇愈演愈烈,有蔓延更盛之势,消息传到京里,朝廷的脸上很难看。

大过年的,正是排排坐分果果,搞点面子工程大家论功行赏的好时候,怎么就有倭寇这么不识趣,打到头上来呢?

可恨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出人来,临近过年,衙门快要封印了,官员们也告假的告假,休息的休息,要说为沿海的几个倭寇把在家休养的大将再劳动出来,又有些杀鸡用牛刀了,朝廷的脸往哪里搁?

这时候,就有人上了奏折说:江宁县的小裴大人年纪虽轻,可是位文武全才啊!他不是有平楚王谋逆之功吗?倒不如这次也派他去吧。

这话还颇合了皇帝的意思,圣旨一下,裴清荣就被派去督阵了。

至于这些推波助澜里有没有秦王的手笔,不得而知,但那可是前线,刀剑无眼!

戚时微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室内画九九消寒图,那树的枝干与花瓣线条都是裴清荣画好的,用笔遒劲,线条老辣,只待按日期填上九九八十一片花瓣,将这图画好,冬天就算是过了。

画中有一小半都已被填上了浑圆的红色,戚时微现在什么都缺,最不缺时间,一笔一笔勾勒得细致,像是照着印上去的一般,浑然看不出填色的痕迹。唯独今天这一笔,兀然折了出去,在精美的图上很是突兀。

那一痕朱砂颜色宛然,殷红似血。

“呀!”石青低叫了一声,还没来得及惋惜这画儿,就满面担忧。

“九郎呢?”戚时微说,“去请他过来一趟。”

“回九奶奶的话,”梧桐低声说,“九爷刚进门,正在前头堂上呢,说换了衣裳就来找九奶奶说话。”

石青和梧桐快手块脚把桌上的笔墨纸砚都撤了,擦去朱砂的污痕,又取了一盆温水来给戚时微净手。

戚时微收拾毕,就看见裴清荣披了一件轻薄氅衣,挺拔如修竹的身影迈过门槛过来。

方才在侍女们面前,戚时微的语气还是镇定的,此刻,她嗓音却微微发着抖。

“裴清荣,”戚时微问,“你要去吗?”

第65章 “裴清荣,你要是死了,……

“阿竹,你听我说。”裴清荣攥了下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