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便到金陵。

事情差不多定下,赵彬笑道:“我等有幸,能见证大桓如此盛事,合该共饮一杯。”

众人于是一起举杯,好不热闹,楚王妃又同几个女眷讲起南下沿途风物。皇帝调了一队楼船护送,船只极高大,站在岸上竟望不到甲板,船队又极长,向前向后都望不到边,只有旗帜遮天。每到一地,地方官便带着百姓在渡口夹道欢迎,鲜花旗帜不断,地上铺着绫罗。这是少见的盛景,众人不由津津乐道。

老太妃吃得并不多,略用了几样菜,半碗粥,筷子便动得慢了。

她年纪大了,精力也不济,赵夫人便道:“我等先送太妃回房歇息吧。”

赵夫人引路,戚时微与楚王妃一左一右,扶住老太妃,将她送回后院去。老太妃的住所很宽敞,熏了宫中惯用的香,连家具都是从京城带来的。

老太妃坐定了,笑道:“你们也忙了一天,都去歇息吧,我留九娘同我说说话。”

赵夫人和楚王妃各自告退,戚时微在老太妃下首坐了,斜签着身子。

“方才宴席上人多,我都没来得及问一句,”老太妃道,“一切都还好。”

“一切都好,倒是您,可千万要保重身子,不要太过劳累了。”戚时微道。

“这把年纪了,还能为圣上尽忠,这是圣恩,哪里能称劳累呢?”老太妃道,“圣明无过陛下!”

“圣明无过陛下,”戚时微跟着赞叹了一句,问,“小王爷怎么没跟着一起来?”

老太妃只他一个外孙子,再亲不过的嫡系血脉,宠他宠得跟眼珠子似的,在京中时,每天都要亲自过问小王爷的饮食起居,一天也离不得。

“难为你还惦记着他,”老太妃表情略有触动,“他如今也正式进了学,留在京中念书呢。”

“日子真快啊,”戚时微道,“去年小王爷还在府中开蒙,这就进学了。”

“这个年纪的小娃娃,都跟竹笋似的,一眼看不着就变样儿,”老太妃微笑起来,“他今年越发喜欢到处乱跑,更费鞋袜衣裳。”

“这是好事啊,”戚时微笑道,“等老太妃回京,小王爷说不定又长高一大截了。”

“你这孩子和他的确有缘分,那就借你吉言了。”老太妃表情柔和,笑意微微,“过几日祭祀,你也跟着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