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时微喉间一哽,忍不住埋头进裴清荣怀中:“你是不是成心要惹我哭?”
裴清荣拍了拍她,又抱了她一会儿,等戚时微平静下来,才说:“走吧,也差不多快开宴了。”
=
正式宴席在阔大而轩敞的厅中,四周的蜡烛粗如儿臂,照得四周亮堂堂的。
最上首的位置自然留给老太妃,然后是楚王妃与她的两个孩子。他们还没到,赵彬夫妇已在下首陪坐的位置坐定了,而后是几位其他的官僚与家眷。裴清荣和戚时微也在那一圈里得了个座儿,和裴清荣如今的品级相比算是殊荣,是因赵彬对裴清荣另眼相看,而戚时微和老太妃曾有情谊的缘故。
再往下,则是当地的官员士绅。皇家祭祀是大事,不光是应天府一地,金陵附近的大小官员都来了。
戚时微向下看去,却没找见曹睢与七娘这两人的位置。她还记得,他们俩原先的位置还靠前些,也不知裴清荣同赵彬说了什么,再开宴时,他们的位置便被撤了下去,在上头竟然都看不见了。
“在找什么?”裴清荣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随即了然,“放心吧,他们不会再有机会到你跟前来了。”
“我不是担心这个。”戚时微道。
她心里有数,裴清荣从来都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她只担心他下手太狠,会不会闹出的风波太大,反而牵连了自己。
“我心里有数。”裴清荣朝她碗里舀了个鱼丸,淡声道。
老太妃扶着楚王妃的手,颤颤巍巍进了大厅。众人都站起来,整齐下拜,山呼万岁。
“都起来吧。”老太妃满脸慈和,摆了摆手,免了众人的礼。
她还没坐定,众人皆恭敬肃立,只是老太妃年事已高,步子也走得慢些,过了约摸半刻中,楚王妃将她扶着坐好了,众人才各自归坐。
终于开宴,丝竹声渐起,老太妃与赵彬夫妇寒暄两句,便对戚时微道:“好久不见了。”
戚时微含笑道:“太妃近来可好?”
“好,一切都好。”老太妃笑吟吟道。
“老太妃如此年纪,还为国奔波,我等实在感念不已,”赵夫人道,“还望老太妃万万保重身子,若有什么水土不服,只管与臣妇说。”
“我身体硬朗,没什么不适应的,”老太妃一摆手,“只是南边太热,有些苦夏,但看着江南风景便觉得高兴,饭也能多吃几碗。”
众人都笑起来。
老太妃年逾古稀,原本不该在奔波劳碌,更遑论跨过大半个大桓南下。皇上却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她,还带上楚王妃与楚王世子。
朝中无人不知,老太妃深得圣上信任,祭祀皇陵的事交托给她,也能看出圣心如何。看来皇上是铁了心要让楚王做正统了。
第51章 裴清荣无声地握了握她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不外如是。
裴清荣垂下眼,敛去眼中的讽意。
治水一事,楚王秦王各有立功,皇上强要立楚王为太子,不能服众,朝中议论汹涌。
皇帝便想着其他的法子,尽力增加楚王的政治资本。
楚王人在京
中,已经入朝观政,管着蒙古使臣,皇帝又睁一眼闭一眼,让他在属国封地养了兵。现如今,竟是要楚王世子代他祭祀皇陵。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老太妃带着众人一路南行,百姓皆知楚王的名号。
然而这事已成定局,阻止不了,老太妃略用了几口饭菜,便谈起祭祀的具体安排来。
应天府的官员们肯定是要去的,裴清荣与戚时微也被划进了名单。至于不在应天,而在金陵周边的诸多想更进一步的官员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奉承的大好良机。于是到最后,随祭的名单竟有几百人,金陵的大小官员俱在,顶得上一次正儿八经的郊祭了。
这样多的人要去,还需得有军队护卫,老太妃从京中带来的禁卫人数不够,好在楚王从属国调来了一只两千人的卫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