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清荣一贯不喜室内留人伺候,戚时微一走,室内便空无一人,静得落针可闻。

案上碗碟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只余一碗还冒着热气的银耳羹,说是滋补养胃的,戚时微走前还叮嘱他记得喝完。

裴清荣看着案上那一碗银耳羹,目光沉沉,却忽而又笑了一笑。

前世多少腥风血雨,他手上不知沾了多少人的血,心肺肚肠早都冷透了,却不想看着一碗银耳羹,却又觉得心下一片温软。

他端起碗,一口一口将银耳羹喝了,走进书房,命人将小林唤进来。

“九爷,”小林利落地行了个礼,“您今天叮嘱的那事……”

“罢了。”裴清荣说。

小林有些惊讶,抬头看他:“九爷的意思是”

“就照你九奶奶的意思,”裴清荣看着书桌一角,缓缓道,“将她远远发卖了,只不许再卖回京城来。”

小林最大的好处就是沉默寡言,领命后并不多问,直接出去了。

裴清荣仍坐在原处,目光悠远。

戚时微那样善良温厚,听见留子去母这四个字就要打寒噤的人,势必是见不得血腥的。既如此,就照她的意思办,只当是给她积德了。

若是佛祖有眼,想必此生能因此多庇佑她些。

可若是佛祖当真有眼……裴清荣忽然讽刺一笑,那是戚时微从未见过的狠戾表情。

室内静默无声,他拣起一串菩提手串,在手中一圈一圈数着念珠,口中轻声默诵着经文,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平静下来。

天已经彻底黑了,书房的门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

裴清荣视线朝外轻轻一扫,触到戚时微的身影,周身冰封般的冷意瞬间散了,笑道:“什么事?进来说。”

戚时微在门口犹豫片刻,摇摇头道:“只是天暗了,来问问九郎今天要不要温书?我来研墨。”

开春了就要科考,轻忽不得,她见书房点了灯,却没有人在内伺候,少不得上前询问。

“不过今日书院里必定事多,”戚时微善解人意道,“九郎要是累了,就先歇息?”

“怎么会呢,”裴清荣起身,温文尔雅地笑道,“娘子说得是。”

“过来,”烛火摇晃下,他抽出一本书,笑着朝戚时微伸出手。

第16章 两个人的影子被映在窗上……

往后一旬,戚时微照旧去米氏院中,陪两位嫂嫂理事。

说是理事,其实不过当一片乖巧的壁花,不说不动,全照米氏和罗氏的意思来。

米氏轻松之余,心中不免有些轻视:这个新妯娌和她夫君倒是性情相似,都是锯了嘴的葫芦。只是九郎看着还有些聪明,这个九弟妹却是个实心木讷的。

面上,米氏倒还是一派热切,笑吟吟执着戚时微的手送出来,将手上一只镶金嵌宝的镯子褪了给她,叮嘱道:“下个月是老太妃寿宴,你是新妇,可不能打扮得太过素淡了,这个镯子正衬你肤色,就拿去吧。”

戚时微刚要推辞,米氏就按住了她的手,佯嗔道:“好哇,你和我生分了不是?”

“这些事本该是母亲看顾,”米氏轻轻一笑,转而道,“只是母亲虔心礼佛,一向不爱管这些的,我做嫂嫂的少不得为她分忧了。我这人也不懂什么巧宗儿,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娘家还算有钱,这镯子你千万收着,不然,就是看不起我这个嫂嫂。”

戚时微只得握了她的手,安静柔顺地笑一笑,口中称谢。

“咱们俩是嫡亲的妯娌,不必谢,”米氏拍了拍她的手,道,“只是往后你莫和我生分了,咱们两个年纪相似,我往后还要常来找你说笑玩耍哩!”

*

用过晚饭,戚时微就将那镯子拿出来,问裴清荣拿主意。

裴清荣看了一眼那沉甸甸的赤金镯子,一望便知用料扎实,笑了下,问她:“你怎么看?”

戚时微犹豫了下,没开口,裴清荣也不催,依旧很耐心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