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宋子津今日上门,不只是为了扣押徐逸之,还是为了上门认亲,因此态度缓和些许,松开温怜的手,走上前道,“岳丈,小婿已经知晓,霄儿是我的儿子,和离之事只是误会一场,我与夫人情投意合,还请岳丈将夫人托付于我,好让我们家人团聚。”

一番话说得理所当然,好似温昀有意不愿他们二人重归于好一般,温怜闻言,眼神复杂,只觉这人自从回京后,行事愈发诡异,竟开始当众说胡话了。

温怜挣脱他的手,向府中走去,宋子津见状,也跟了上来,亦步亦趋,好似阴魂不散的恶鬼,温昀命人将他拦在门外,温怜本以为他会硬闯,谁成想他却走了。

温怜觉得不对劲的同时,松了口气。

只要走了就好。

等回了府中,未等温怜提起书院的事情,温昀主动告诉她,会处理这件事,让她不用担心。

虽得

了父亲的承诺,温怜的心还是不上不下,吃不下东西,满脑子想着徐逸之,她陪霄儿用午膳时,也心不在焉的。

温霄珩见状,学着徐逸之的样子,牵起温怜的手,站在她身侧,轻声道,“母亲,父亲会没事的。”

温怜低垂着头,心中没什么力气,只抚着他的脑袋,轻轻揉了揉。

正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温怜寻声看去,却见紫苏快步走进,眸色明显慌乱,“在后山,少爷在后山……”

“二弟怎么了?”温怜以为她口中的少爷是继母的儿子,不解追问。

知道她会错意,紫苏连忙摇头,“不是小少爷,是宋三公子。”

“宋子津?”温怜双眸微怔,瞬间站起身,“他怎么在后山?”

顾不上多言,温怜连忙跑去,可等到了地方,却见这人站在他的墓碑前,垂眸注视良久,一动不动的好似身体僵住一般。

温怜站在远处,小心地望着他的背影。

好似听到她的脚步声,宋子津转过身,看向温怜,眼神意味不明地盯着她。

温怜垂在袖中的手紧握,语气不自觉颤抖,“你怎么在这里?”

不走正门,直接从别人家的院子翻进后山,出现在温府。

见他不开口,只盯着自己看,温怜忍不住解释,“将军走后,我怀有身孕,本想等你回京再同你和离,可之后……”

温怜话音一顿,垂眸继续道,“他们都说你死了,我便要了休书,回了温府。”怕他误会,温怜又说,“你死后……我一直很想你,便立了这块石碑,我没想诅咒将军,我真得很高兴你能回来。”

她一字一句讲述,眸色认真道,“自你回京后,我便再也没来过后山,忘记了这事……我等下便命人拆了这石碑。”

宋子津站在原地,看了她半晌,才低声道,“没有人告诉你我还活着?”

温怜以为他计较石碑的事情,连忙摇头,“我真得不知道将军还活着,才想立个石碑留个念想。”若她早早得了这人的音讯,也不至于想了他三年,一直介怀他的死。

宋子津得了回答,只缓步走到温怜面前,垂眸俯视她片刻,一句话未说,随后大步离开。

望着他的背影,温怜松了口气,连忙命小厮前来,把这块石碑搬走。

原地留下土灰色的深坑,后面是经年累月长出的苔藓,而前面是一小片花地,长着一簇簇淡蓝色的玉绣球,随风摇动。

如果精心照料,这片花地能从晚春开到夏秋,温怜俯下身,轻轻叹了口气,捡起一团落下的花苞,埋进一旁的土坑里。

温怜在府中等了几日,一直等不到徐逸之的消息,又恐他在狱中受人折辱,思索良久,才忍不住去宋府拜访,想要求见宋子津一面,希望这人念及两人之前的夫妻情分,不要苛责徐逸之。

她上门时,宋子津不在府中,但府中的下人都认得她,连忙将她请进府里,没带她去正堂,而是直接将温怜带到她之前的院子。

再次回到这座院落,温怜只觉院中格外清冷,没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