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微笑着问,“在座的都是工业经济系和经济系的同学吧?”第一排有个高年级的女生说:“对,四个年级的女同学都来了。”叶满枝看着台下,“这么多同学,哪些是来自生产队的?请举手让我看看。”会场里安静片刻,陆陆续续举起了几十只手。“我老家就在滨江通兰县农村,也是来自生产队的,跟大家算是一家人吧?”叶满枝又接着问,“哪些同学是被工厂推荐上来的?”这次反应比较快,有上百只手举了起来。“哈哈,我父兄都是工人阶级,我在四家工厂工作过,咱们应该也算是一家人。”她再次看向台下,“在座的同学中,有来自部队的同志吗?”闻言,很快又有人举起了手。叶满枝点点头说:“我爱人是军人,我当了近二十年的军属。与大家也算是一家人吧?”同学们:“……”
这样算下来,你跟所有工农兵大学生都是一家人了。
第245章 正文完
接受邀请之前, 叶满枝跟欧阳老师询问过校园里的情况。得知曾经有两场讲座出现过意外,这才提前透露自己的家庭成分,营造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氛围。她望着礼堂里的几百双眼睛, 真诚感叹道:“能在这里见到这么多出身工农兵的女同学, 我真心为大家感到高兴和骄傲。”“我在1956年参加工作, 那一年全国女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14%,而女职工参加文化学习的人数只占学习总人数的16.5%。当时我在街道办工作, 帮工厂组织招聘的时候, 要特意将‘男女不限’这四个字写到招聘启事上, 要不然招进来的一准儿都是男同志。”“随着咱们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女职工的队伍壮大了, 女同志就业的道路也宽阔了。以前的女同志,要么下地务农,要么留在家里做家务, 只有少数的女职工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可是, 二十年过去,在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基建等行业中,都出现了咱们女同志的身影, 而且每个行业中都有妇女先进人物。”叶满枝笑着细数道:“在小三线的工地上有女推土机手胡庆梅,在滨江轮船上出现了女舵手罗中芳,煤矿上有女绞车司机马茹, 油田上有一支女子石油测量队。这些同志都是咱们省三八红旗手中的优秀代表。”女同学们听得入神, 跟大家站在一起的吴玉琢也紧盯着讲台上的妈妈。叶满枝望向台下问:“经济系的王素华同志来了吗?”听了她这冷不丁的提问,大家的目光都看向四周,寻找着王素华的身影。而被点名的王素华, 已经由身边的同学推出来了,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叶满枝抬手压了压:“王素华同志的大名我早有耳闻, 没想到会在省大校园里见面。有些同学可能还不知道王素华同志的事迹,但她在咱们滨江轻工业系统内很出名。她曾是滨江针织厂的女工,每年都能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最厉害的一次是,1972年时已经在做1974年的活了。”“哗”大家都是同学,大致知道彼此的出身来历,但是这样的工作细节,如果本人不说,其他人一般是无从得知的。同学们纷纷回头望向王素华,没想到她个子小小的,在工作中居然这么厉害。叶满枝对王素华这样的女同志也很敬佩。工厂效益好坏,产品花色是否时髦、是否受市场欢迎,那都是企业领导需要考虑的。而工人们大多是听领导招呼,埋头干活的。作为一个工人,王素华将本职工作做到极致,绝对是工人中的佼佼者了。被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大学生中,不乏一些有门路有关系的,却也有王素华这样凭真材实料走进大学校园的。王素华被同学们看得脸颊发红,但还是挺直腰杆,微笑站在那里。叶满枝介绍了她的事迹,抬手压了压,请对方入座,又继续问:“我记得工业经济系有位名叫杨清云的同志……”不等她说完,杨清云已经被同学们拽着胳膊拉起来了。“杨清云同志名声不显,但她所在的单位,有个工人小组非常出名。德化造船公司,铸钢车间锚链工段苏正芳小组,苏正芳小组在今年得到了省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小组中12名女同志,有11人是孩子的妈妈。但这个小组成立十四年,每年都能提前完成生产任务。我没记错吧?”杨清云没料到自己也会被叶满枝点名,激动地点头说:“没错,以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