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家老三今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去了,就在上海周边的生产队……”叶满枝关注的点比较偏,好奇地问:“副所长家的孩子都没工作啊?”滨江那边也在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劳动,大部分是找不到工作的青年报名。“他思想觉悟高,主动要求下乡的。”吴峥嵘将话题扳回来,“他每周末从乡下回来,而我就借住在他的房间里。”“你俩不会挤一张床了吧?”叶满枝的关注点再次跑偏。“挤了一晚,这孩子跟我倾吐了半宿的心声。小黄挺有抱负的,就是比较理想主义,下乡生活与他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以为自己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带去农村,但现实是他每天都要在地里干农活,侍弄西红柿。”吴峥嵘再次将话题扳正,“你猜他们生产队那些西红柿是卖给谁的?”“谁啊?”吴玉琢也望过来,母女俩好奇的神情一模一样。“他们生产队今年跟义民食品二厂签订了供应西红柿的合同,”吴峥嵘强调,“上个月刚签的,据小黄说,除了他们生产队,还有两个生产队也签了供销合同。”叶满枝心说,人家孩子跟你吐露了半宿的心声,而你,居然只关注生产队的西红柿?不过,这个点确实挺值得关注的。她到第一食品厂当副厂长以后,对国内几家大型食品厂的业务特意了解过。义民食品二厂的罐头生产规模很大,产品名录里有番茄罐头和番茄沙司,而且有自己的种植基地。突然跟附近生产队签订西红柿的供销合同,十有八九是因为接到了更多的罐头生产任务,要扩大生产了。可是,扩大生产可没那么简单。一下子跟三个生产队签订供销合同,那原料供应量着实增加了不少。“他们厂里是不是要上新设备了?”吴峥嵘说:“我让小黄帮忙打听了一下,义民食品二厂准备更换番茄沙司生产线,新生产线的产量更高,老生产线会被处理掉。”“你觉得我们厂可以买他们的老生产线?”叶满枝问。“老生产线的价格实惠,对你们厂来说应该挺划算的。”吴峥嵘低声道,“新设备还没上马,现在联系旧设备可能有点早,但这种事都是赶早不赶晚,等人家的新设备正式上马以后,老设备可能早就卖给其他厂了。”叶满枝若有所思地点头。事情挺复杂,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吴大聪明用上海工业展勾引她,言简意赅,效果相同。没毛病。叶满枝捧起阳春面的面碗,喝了一大口汤,感叹道:“这可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们厂为了搞几套设备,头发都快愁秃了,人家义民食品二厂的设备明明还能用,却要鸟枪换炮,上马新设备了!”吴峥嵘笑:“听说还是从匈牙利进口的。”“哎,真有钱。”叶满枝唉声叹气地嘟囔了几句。隔了一阵,她心里突然一动,求证道:“他们那个进口设备是不是叫番茄沙司双效自动生产线?”“具体名称不清楚。”“肯定是了!”叶满枝一拍手说,“匈牙利进口的,还是生产番茄沙司的,必须是这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可真是大有来历!与他们厂刚得到的那条日本汽水生产线一样,这条番茄沙司生产线也是由轻工业部分给地方的。如果义民二厂的生产线,真是轻工业部划拨的,那人家换生产线根本就不用花钱呀!哎,叶满枝再次嫉妒了。不过,要是能借着人家换新生产线的机会,低价买入老设备,对他们第一食品厂也算是好事。吴大博士提供的这个消息,确实值一个双人间。叶满枝瞅一眼吃得满嘴酱汁的吴玉琢。可惜呀,有个小尾巴黏在身边,吴博士这番苦心算是白费了。*按照原计划,叶满枝准备尽快去上海工业展上看看。可是,如今计划有变,她要想想义民食品二厂的那套设备,工业展可以往后推一推。吴峥嵘还得去华东研究所报到,晚上才能与她们汇合。叶满枝白天就独自带着闺女,猫在旅馆的房间里琢磨心事。她上个月听说那条匈牙利进口生产线的消息时,生产线还没有最终归属。据说,上海、江苏、广西三地都在争取。生产番茄沙司与汽水不同,不是光有水源就行的,还得有充足的番茄原料供应。轻工业部要派人实地考察生产环境,真能这么快就有结果?而且义民食品二厂已经有一条生产线了,轻工业部能这样轻易地再给他们一条?叶满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义民二厂突然跟生产队签合同,不会与他们突然开养猪场的目的差不多吧?
第45章(51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