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34 / 55)

后,听到的表扬和奉承太多了。除了单位同事的,直属局和直属企业领导的,还有她那些校友同学的。夏竹筠不喜欢应酬,很多人就将主意打到了她头上。直属企业的经理厂长,给她送礼、请她吃饭的人不在少数。虽然她都找借口婉拒了,可是她本就是很会自我欣赏的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她难免有些飘飘然。今天目睹夏竹筠接连碰壁,让她快要翘到天上的尾巴,再次耷拉了下来。叶满枝自己感叹完,又跟吴峥嵘感慨,然后写了一篇思想汇报,及时反思自己。第二天早上送闺女出门上学的时候,她还特意提醒孩子,别再吹嘘她妈妈是横渡滨江的游泳健将了,以后咱们要谦虚点。*夏竹筠啃硬骨头的过程并不顺利。继那天的饭局之后,她又试着联系了商业厅和供销社的其他领导,可惜无一例外被人找借口婉拒了。私人关系行不通,她又打算公对公地交涉。出面组织了一次几个单位联合参加的座谈会。但商业厅和供销社只派了两个处长来出席会议,没有一个是能拍板拿主意的。拒绝的意思十分明显。事情就这样走进死胡同,彻底僵持了下来。厅里只给了领导小组半年的时间,整改关停小厂的工作,最晚要在明年春节前完成。可是几个单位之间的交涉陷入僵局,一直到年底都没什么太大进展。“小叶,你准备一下领导小组的资料,罗厅从北京回来了,可能要听一下相关汇报。”夏竹筠看了眼手表说,“你留在家里准备资料吧,我开完会就要用。”叶满枝点头答应,跟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一起将这小半年的成果总结了出来。她这边准备停当了,领导的碰头会却迟迟不结束。一场会议一直开到下班才散场。夏竹筠回到办公室后,似乎完全忘记了之前的交代,挥手让叶满枝下班,没再提关停小厂的话题。叶满枝满腹狐疑,收起资料下班了。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在谢主任那边听到了大新闻。罗厅长去北京出差,带回了一个最新消息。国家经委有意在滨江试办托拉斯企业,成立省制糖工业公司。叶满枝那四年的大学没白读,在其他人还没搞明白什么是托拉斯企业的时候,她心里已经有数了。托拉斯是资本主义的垄断组织,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托拉斯,从原料到生产实行高度垄断。如果真要在滨江试办托拉斯企业,那这家省制糖工业公司,必然要对全省制糖工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到时候全省的所有糖厂,以及跟制糖有关的上下游产业,都要接受省制糖工业公司的管理!作为国家经委的试点,要试办资本主义的垄断组织,工业厅的责任和压力不可谓不大。领导们不断开会讨论试点工作的时候,小干部们更关心企业负责人的人选问题。省纺织工业公司、省皮革工业公司的负责人还没敲定,这回又来了一个省制糖工业公司的空缺。一时间,整个工业厅都活跃了起来。稍微有点可能去专业公司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都暗戳戳走起了关系。连叶满枝这里都有人打听人事安排的小道消息。叶满枝对谁能当官的事不感兴趣,反正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她这样的副科级小干部。她在考虑的是另一个问题。“小叶,之前让你准备的资料整理好了吧?关于整改关停小厂的。”夏竹筠拉开门问。“好了。”叶满枝将资料拿给她,又站在办公室里踌躇了一阵,不知是否要开口。“怎么了?”夏竹筠问。叶满枝在内心挣扎片刻,试探着问:“领导,关停小厂的工作,咱们能不能用点非常手段啊?”夏竹筠扬眉,“你想用什么非常手段?”既然是非常手段,八成不太光彩,甚至与暴力关停有关。她将材料放到办公桌上,抱臂等着接下来的内容。叶满枝挠挠脸解释说:“商业厅和供销社是商业部门,按理说,经营商店和供销社,才是他们的正经工作,认真按职能划分的话,他们其实不应该开办工厂,对吧?”“可以这么说,但他们开了也没人追究。商业部门有钱,咱们要尽量利用所有能利用的资金办工业。”叶满枝说:“我觉得他们就是仗着这一点有恃无恐。关闭非工业部门开办的小厂,明明是省里的要求,他们却消极抵抗,拒不合作,至今没有个能说的话的领导与咱们交涉。我觉得与其被动等待,不如让他们主动上门跟咱们谈合作吧?”“嗯,不错,所以,你打算怎么让人家主动上门来?”夏竹筠好奇地问。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