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国。"老杨沉声道,"你母亲...王娟的朋友。"
王志明瞪大眼睛:"您认识我妈妈?"
"嗯。"老杨点点头,转向我,"周丫头,证据都交上去了?"
"交了,但..."
"不够。"他打断我,"白景明树大根深,这点证据扳不倒他。"
"那怎么办?"
老杨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青山镇,老粮站,3号仓。那里有你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周工留下的...最后证据。"他意味深长地说,"关于'千年大计'的真相..."
第36章 粮仓秘密
青山镇老粮站废弃多年,铁门锈迹斑斑,围墙爬满藤蔓。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为这片荒凉镀上一层金色。我和徐景明、刘队长站在3号仓前,老杨给的钥匙在掌心发烫。
"确定要进去?"刘队长环顾四周,"这里看起来不太安全。"
"必须进去。"我握紧钥匙,"父亲留下的东西一定很重要。"
徐景明检查了手枪,率先推开吱呀作响的铁门。仓库内昏暗潮湿,堆满发霉的谷物袋和废弃农具。灰尘在光束中飞舞,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息。
"分头找。"刘队长示意随行警员,"注意安全。"
我们小心搜寻每个角落,但一无所获。老杨说的"最后证据"究竟藏在哪?
"地下。"徐景明突然蹲下,敲了敲水泥地面,"声音空洞。"
仔细检查后,我们发现一块可移动的地板。掀开后,露出一个生锈的铁环。用力拉起,是一条向下的阶梯。
"地下室?"我惊讶道,"粮站怎么会有..."
"军用设计。"刘队长专业地判断,"六十年代的防空洞改造。"
我们打开手机照明,小心下行。阶梯尽头是一扇铁门,上面挂着老式密码锁。我输入老杨告诉的密码父亲的生日,锁应声而开。
门后是一个约二十平米的空间,墙壁是军用防爆材料,正中摆着一张金属桌。桌上放着一个防水箱,上面贴着父亲的笔迹:"小柔亲启"。
看到熟悉的字迹,我眼眶发热。父亲离开五年了,却仍通过这种方式与我对话。
打开箱子,里面是一本厚厚的工程日志、几盘磁带、几张蓝图和一个老式U盘。日志扉页写着:"明珠湾项目真相记录,周明德,1998年5月"。
翻开日志,父亲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了项目异常:军方背景的施工队、特殊的材料要求、地下二层的秘密设计...最后一页触目惊心:
"今日发现地下实验室裂缝,承重结构严重缺陷。如不加固,可能引发连锁坍塌,后果不堪设想。已向郑副书记汇报,他下令继续施工,威胁我若泄密以叛国罪论处。复制三份证据,分别藏于..."
日志到此中断,显然是仓促结束。翻到背面,有一行小字:"小柔,若你看到这本日志,说明爸爸已遭遇不测。请将证据交予杨卫国叔叔,他会知道如何处理。"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父亲明知危险,仍坚持记录真相,甚至提前安排了后路...
"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