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崇脸色一白,忙躬身:“臣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只是担心李家别有所图……”
“图什么?” 明德帝打断他,语气带了几分冷意,“图个‘忠君爱国’的名声?还是图朝廷记他们一份情?这些,比得过他们押上商队性命送粮的风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天下商户,逐利是真,但危急时刻能挺身而出,便该赏。若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反倒猜忌诋毁,那往后国难当头,谁还敢伸手?”
这话像是一记耳光,狠狠扇在沈清崇脸上,也敲在其他想附和的大臣心上。
是啊,李家明明是有功,怎么就成了 “别有所图”?真要如此,往后谁还敢为国效力?
“皇兄教训的是,臣弟知错。” 沈清崇额头冒汗,只能硬着头皮认错。
明德帝没再理他,转向信使:“传朕旨意,封李掌柜为‘忠义商首’,许其在京开设分号,免税三年,不,十年,另李家破格选为皇商。”
这赏赐不算惊天动地,却给足了李家体面 ,“忠义商首” 的名号,虽然没有赏钱,那是因为国库空虚,明德帝也不好再拿从大臣们那得来的东西上次,但免税十年,却是实打实的好处。
沈清崇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要是孟昭不跟李暮云和离,这样的好事便是他的了。
他还能顺便给自己讨些功劳。
但沈清崇哪能这么甘心,“这李家能有如此造化,想必要感谢六弟,那日若不是六弟带着岁岁去大闹,李暮云怕是现在早已经入土了。”
他就是故意把事情往沈清晏身上引。
沈清崇这话一出,满朝寂静。
大臣们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沈清晏,带着几分探究 , 谁都知道誉王和李家有往来,像是在暗示沈清晏早与李家勾结,刻意为之。
“早知道李家这么有实力,三哥是不是说什么都不让孟昭跟她和离了?”沈清晏笑着挑眉,“你不说还好,皇兄,这次大胜是李家的功劳,但更是岁岁的功劳啊,要不是她吵着要去见舅母最后一面,李家这会儿怕是也无心管这些吧?”
沈清崇把问题踢到自己身上,沈清晏也不急,踢回去就是了。
沈清晏就是告诉大家,靖王府差点害的李家不帮忙,那战事怕是不知道要拖多久了。
多拖一天都是劳民伤财。
明德帝刚刚赏了李家,这会儿被他们两个吵的,不赏沈岁岁也不太好,“那你说如何赏她啊?”
“皇兄,这我哪儿知道啊,岁岁最喜欢您这个皇伯伯了,您就算给她几块点心,她都开心的不得了。”沈清晏笑着道。
他虽然这么说,但是明德帝不可能真的给几块点心。
三弟这个蠢货,这次又给人家做了嫁衣。
“岁岁的赏赐,回头让她进宫来找朕要,她是功臣,总要送到她心坎上才行。”
明德帝沉声说道:“不过眼下战事结束了,大臣们捐献的这些粮草银钱,要如何处置啊?”
他转而看向沈清晏,“六弟,你负责此事,如今也该你想个办法才是。”
沈清晏清楚,得罪人的事儿,都得自己来。
明德帝这是想要又要。
“皇兄,大臣们既然捐出来了,那定是不差这笔钱的,不如就留着吧,等回头国库充盈了,再论功行赏回去不就成了?”
保不齐什么时候又打仗了,要知道敌国贼着呢,知道打仗劳民伤财,他们就故意不给你喘息的机会。
说来说去,还是朝廷不够强大。
“这不太好吧?”沈清崇道。
他想要的是收买人心,谁都愿意把钱自己拿回去。
“三哥要是差这些钱的话,那您拿回去,我觉得大臣们肯定愿意为朝廷效力。”沈清晏淡淡地道。
沈清崇真想一口咬死沈清晏,就烦他,太恶心人了,这家伙怎么还不死?
什么时候毒发啊?
果然,大臣们都在表忠心,纷纷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