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废黜明德帝便名正言顺,再也不用怕他以皇权为借口反扑。
“清晏,别怪母后没跟你说,哀家错过一次,看走眼了一次,这一次自然要多瞧瞧,如今你不是师出无名,你是名正言顺的。”
“母后……”
“所以,大胆的去做,不必担心什么,或许你父皇当时就有所察觉,这才为我留下这道圣旨。”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暗卫的轻叩声,紧接着,一个穿着夜行衣的人快步走进来,躬身递上一张纸条:“王爷,宫里传来急报,皇上今日又加派了暗卫守在大殿周围,还让人盯着盛府。”
沈清晏眉头微微皱起,随即又舒展开:“他越是紧张,越说明他心虚。”
太后看着沈清晏沉稳的模样,想起他小时候躲在自己身后、怕打雷的模样,忽然觉得无比安心:“清晏,有你在,哀家放心。先皇若泉下有知,也会为你骄傲。”
沈清晏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动容:“母后,儿臣这么做只是想保护南黎,保护百姓,也保护您和岁岁。”
“这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担当,这些年委屈你了,你父皇还有一句话,他不曾说错,老六这孩子,不比他大哥差,爱家当时觉得皇上是爱屋及乌,如今,哀家信了,你父皇是有先见之明的。”
沈清晏微微一怔,“父皇……他……他不是一直不喜欢我吗?”
“爱之深责之切,他不是不疼你,是他知道越是疼你,越是害你,你大哥的事儿你忘了吗?”
沈清晏愣在原地,一直以为父皇是不爱自己的,原来,他竟然为自己考虑了这么多。
第233章 ?大婚之日
沈清晏僵在原地,指尖微微发颤,儿时的记忆突然翻涌上来 。
那年他才四岁,打雷夜躲在廊下哭,父皇路过时没像对大哥那样把他抱起来,只蹲下身递了块暖玉,说男儿要稳,方能护人。
他一直以为那是父皇的冷淡,如今才懂,那是怕他像大哥一样,过早暴露在权力的漩涡里。
“父皇……” 他声音发涩,眼眶泛红,积压多年的委屈与误解,在这一刻尽数化解。
太后看着他泛红的眼眶,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带着几分欣慰:“你父皇从来都不偏心,只是他知道,你心思细,藏拙才是自保。若不是他当年的冷落,你怎会安稳活到现在?”
沈清晏深吸一口气,擦去眼角的湿意,眼底的迷茫褪去,只剩坚定:“儿臣明白了。父皇的心意,儿臣定不会辜负。”
“这就对了。” 太后颔首,随即话锋一转,“遗诏我已经取出来了,戴在身上,你不必担心。”
沈清晏猛地抬头,“母后竟早已……”
他声音里满是震惊,随即化为深深的安心,紧绷的肩膀终于彻底放松。
太后轻轻抚上心口的位置,指尖带着珍视的温度:“哀家早料到他会忌惮遗诏,早就就把遗诏缝进了贴身的衬里 。”
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锐利,“哀家就是等着今日,能亲手将这逆子拉下皇位,还南黎一个清明。”
沈岁岁趴在太后膝头,眼睛亮晶晶的:“皇祖母好厉害!藏得这么严实!”
“我的岁岁也是心思巧。” 太后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又转向沈清晏,语气凝重起来,“清晏,明日是算账的时候了。”
张嬷嬷这时端来一碗刚温好的参汤,递到太后面前,轻声道:“主子,您明日要耗不少力气,这碗参汤您趁热喝了,补补精神。”
沈岁岁从怀里掏出个绣着桂花的小布包,打开后里面是几包细细的粉末,她指着其中一包浅绿色的,献宝似的说道:“皇祖母,爹爹,这是我新配的迷烟粉,只要对着人撒一点,半个时辰内都动不了!我把它分成了小包,藏在暗袋里,到时候我跟在皇祖母身边,只要看到有人想动手,我就悄悄撒出去!”
太后笑着摸了摸岁岁的头:“我的岁岁不仅聪明,还这么细心。只是明日人多,你一定要跟紧哀家,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