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的《论语》,书页停在仁者爱人 那一页,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仁者爱人?这天下,从来都是靠刀枪守住的,不是靠仁心。”

他转身走向殿门,拉开门的瞬间,眼底的狠绝又被冷硬取代,对着候在门外的总管太监吩咐:“传朕的旨,誉王府周围再加派两队暗卫,日夜盯着,别让沈清晏和那个丫头有任何异动。大婚那日,朕要让他们风风光光地…… 陪母后上路。”

“奴才遵旨。” 总管太监躬身应下,眼底闪过一丝惊惧,却不敢多问半个字。

明德帝的轿子走远后,张嬷嬷才敢扶着门框缓缓站稳,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不久后,有太监来传旨,明德帝让太后的遗体入棺。

张嬷嬷松了口气,这样说明皇上已经打消了疑虑,也是时候把太后唤醒了。

而另一头,沈清晏也派人送来了一位刚死不久的老妇的遗体,身量跟太后相似,沈岁岁已经为她易容,若不是贴脸看,很难发现,尤其是人死之后,容貌本就跟生前有所不同。

传旨太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时,张嬷嬷正用银勺小口给太后喂着温水, 解药起效后,太后的脸色已缓过一丝血色,只是身子还虚,说话声音轻得像风吹动棉絮。

张嬷嬷放下银勺,快步走到殿门,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哀戚,“劳烦公公稍等,太后生前爱干净,老奴想再给她擦遍身、换身新衣裳。”

传旨太监皱了皱眉,目光往殿内扫了一眼,只看到榻边的锦被一角,没看到太后的身影,便不耐烦地摆手:“快点,皇上还等着回话呢,别磨蹭太久。”

他心里只想着尽快复命,何况一个死了的太后,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花样。

“哎,老奴这就去。” 张嬷嬷躬身应下,等太监转身去外殿候着,立刻关紧殿门,快步回到榻边,压低声音对太后道:“太后,王爷送来的遗体就在殿外暗卫手里,咱们得趁换衣的功夫把人换了。”

太后点了点头,指尖攥着张嬷嬷递来的素布帕子,声音虽弱却坚定:“你放心,哀家撑得住。”

她刚说完,殿外就传来轻叩声,是暗卫按约定送遗体来了 ,四个暗卫抬着一副担架,上面盖着黑布,担架上的老妇遗体已换上太后常穿的明黄寝衣,银发也是按太后的样式盘好,连耳后的那颗小痣,都被岁岁用易容膏画得惟妙惟肖。

张嬷嬷指挥暗卫把担架抬到榻边,又快速挪开太后躺着的软榻 , 榻下早已被暗卫掏空,正好能容下一个人。

“太后,委屈您先躲进去。” 张嬷嬷扶着太后慢慢躺进榻下的暗格,又在上面铺了层薄棉絮,盖好锦被,乍一看跟之前没两样。

接着,暗卫小心翼翼地把老妇遗体抬到软榻上,调整好姿势, 双手交叠放在腹上,嘴角扯出一丝浅淡的弧度,跟太后薨时的模样分毫不差。

张嬷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寝衣的褶皱、银发的位置、甚至指尖的蜷缩程度,都一一比对,确认没有破绽后,才让暗卫从密道撤离。

刚收拾妥当,外殿的太监就不耐烦地催促:“张嬷嬷,好了没有?再磨蹭皇上要发怒了!”

“来了来了!” 张嬷嬷连忙应着,故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装作刚哭完的样子,打开殿门,“让公公久等了,太后已经换好衣裳,就等棺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