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脸上掠过一丝尴尬,连忙点头:“是,让她先回去歇着了,免得在这里添乱。”

他心里清楚,玉妍哪是身子乏,是心里的疙瘩没解开,又怕再触霉头,才匆匆走的。

第172章 训斥

梁王见状,想到这次自己虽然不是无功而反,但也没做出什么明堂来,有些不好意思,“既然如此,若是皇兄没什么吩咐,臣弟也先行告退了。”

信王跟沈清晏对视一眼,也提出了离开。

明德帝点头同意,让他们好好回去休息。

“臣弟告退。” 梁王再次躬身行礼,动作比来时多了几分拘谨,转身时脚步略快,像是想尽快离开这让他略显窘迫的场合。

路过宫门时,他瞥见自家马车停在不远处,却没立刻上去,反而站在树影里叹了口气 ,回去后,玉妍那丫头的管教,怕是不能再松了。

信王与沈清晏并肩走在后面,两人默契地放慢脚步,避开了先行的梁王。

信王看了眼沈清晏,低声道:“岁岁这丫头,在西北的声望,比我们可管用多了, 你也是一样的。”

沈清晏看了过去。

这些话五哥没有当着皇兄的面说,自然是知道,一但说了,皇兄必定会怀疑他。

“五哥过誉了。” 沈清晏收回目光,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错辨的笃定,“我与岁岁所做的,不过是分内之事。百姓过得安稳,江山才能安稳,这道理,我们都懂。”

他顿了顿,话锋微转,“倒是五哥提议减西北税粮,才是真的解了百姓燃眉之急。后续建粮仓、推农桑,还需五哥在朝堂上多费心。”

信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

“你觉得,他会让我们再去吗?”信王苦笑了一声,“下一次只会换成别人了,西北的事儿我们管不了。”

沈清晏沉默片刻,声音比之前更沉了些,却依旧平稳:“皇兄的心思,你我都明白。他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或一派势力在这里扎得太深。”

信王脚步一顿,侧头看他,眼底带着几分了然的无奈:“你倒是看得通透。咱们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四哥这次是……怎么瞧着不太高兴呢?”沈清晏问道。

“他…… 还不是玉妍那丫头。”信王看向岁岁,“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岁岁这么有本事的,六弟,你好福气。”

信王顺着沈清晏的目光看向远处树影里的梁王,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四哥心里苦啊。玉妍这丫头,心思是有的,却总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想立功,想被看重,却忘了做事得脚踏实地,惹出了不少乱子来。”

他顿了顿,想起方才在桃花亭里,沈玉妍匆匆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此刻正乖乖坐在马车里、隔着车窗朝他们挥手的岁岁,眼底的感慨更甚:“你是没瞧见,这次从西北回来,四哥私下里跟我叹气,说玉妍在那边不仅没帮上忙,还差点惹了民愤,玉妍这丫头,唉……怕是回去后日子不会好过的。”

沈清晏心里也泛起几分感慨:“四哥向来好面子,这次玉妍在西北出了岔子,他在皇兄面前怕是也抬不起头,心里肯定不好受。”

信王轻轻 “嗯” 了一声,语气里多了几分无奈:“可不是嘛。四哥之前还跟我夸玉妍,说她读了不少书,心思活络,这次去西北定能帮上忙。结果呢?送种子没提前跟乡老们商量,没考虑西北缺水的情况,直接把种子堆在村口就让百姓自己领,最后闹得百姓争抢,种子撒了一地,不少还被踩坏了 ,你说这事儿办的,百姓能不有怨气吗?”

两人正说着,树影里的梁王动了动,他似乎调整了情绪,朝着自家马车走去。

信王看着他的背影,轻声道:“四哥回去后,怕是要好好教训玉妍一顿了。希望这丫头能吃一堑长一智,别再这么浮躁了。”

车厢里,沈玉妍看着父亲阴沉的脸色,不敢说话,只能默默捏着帕子。

梁王看着女儿,气不打一处来,“看看你干的好事,靖王府当初就是沈芊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