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课本没有寄来之前,她想先看看书,提高一下的阅读水平。

苏瑶昨晚想到了一个挣钱的渠道,前世看过很多小说,用来打发孤寂的日子。

上辈子的几十年生活经历,她对生活的认知、感悟更深了,脑子里现在想说的话太多。

苏瑶先捋一捋思路,觉得可以写一些散文,短篇故事类投稿。

她记得现在只有《人民文学》和《燕京文艺》是文学类杂志,可以先写一写,投稿试试!

“苏瑶,你这是《茶花女》吧,你这书哪里来的。”张红英走过来,伸手拿过她的书,看到书名有点惊讶。

苏瑶急忙从她手上把书拿过来:“这是以前同学借的,这不是没事吗,看完下次回去要还的。”

苏瑶觉得现在自己戒心是刻在骨子里,有些事说出来,收获的不一定是祝福,可能更多的是嘲笑。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

她拨了拨煤油灯的灯芯,瞬间屋里就亮了些。

76年的南市及附近基本都通上电了,吉庆大队虽然也有通电,可电费太贵,大多数人家还是用煤油灯照亮。

苏瑶知道长期使用煤油灯光源对眼睛不好,但是她觉得自己时间不多了,浪费一点都是犯罪。

这两天她觉得自己头脑比前世好用多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能力和感悟力都有大幅度提高!

这也许是重生后的奖励,聪明的脑子可遇不可求!

有了这个好用的头脑,不物尽其用对不起这重生的机遇。

翌日清晨,苏瑶早早起床后,洗漱完了就向知青食堂走去,今天轮值她做早餐。

清晨的空气清新香甜,看着远处村民家的烟囱开始冒出缕缕白烟。

树上的鸟叫声,院子里的公鸡打鸣声。

漫步在这乡村的小道上,苏瑶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到了食堂看了一下食材,就地取材煮了些杂粮稀饭,又蒸了些红薯。

切了一些知青们自己腌制的萝卜干,做好一切,看了看又把灶台清理一遍,把食堂的座椅整理好。

这是前世留下的习惯,饭菜烧好了,灶台也清理干净了。

看着干净整洁的食堂,苏瑶觉得心情都舒畅了!

没一会,陆陆续续就有知青们来吃早饭了。

“苏同志,来的挺早啊,这就全部做好了,你真是优秀。“郭建和林军走到苏瑶身边,嬉皮笑脸的调侃道。

苏瑶没有搭理这两人,最近开始总有个别男知青找她搭话。

一般只要不理他们,他们觉得无趣就算了。

“苏同志,不要理他俩,听说你在看小说,我这里有两本名著先借给你看看。”许克超快步走过来,看着苏瑶紧张的询问。

苏瑶看向他,一米八的身高,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长得白净斯文,身上有着海市男子特有的腔调。

衣着考究,永远干干净净、平平整整。

他不仅外在条件不错,传说家里条件也挺好,苏瑶知道有几个女知青和大队里闺女对他都有意思。

这就是唐生肉啊,她这个菜鸟必须远离。

“谢谢许组长,我自己有两本,目前不需要。”苏瑶知道多数是阮瑗和他说的,只有她们屋里的三人知道。

说完不给他再开口的机会,转身就向张红英走去,不去看他瞬间颓败的表情。

三年的同屋生活接触中,苏瑶认为张红英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

同时也是一个掌握分寸,边界感清晰的人,和她相处舒心、愉快!

“红英姐,中午能陪我去县城的知青办吗,看看我的包裹到了吗。”苏瑶算算时间苏湛寄的包裹该到了。

中午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张红英估算一下时间够了。

“可以,我去借辆自行车,去的时候你带我,回来我带你!”张红英点头并计算怎么走。

苏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