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苏瑶住进来后,小儿子天天往家跑,简直让他提心吊胆。
等这次战事结束,说什么也一定要让他相亲、结婚。
哪怕是让他给人做上门女婿,也得把隐患拔了。
一踏进自家院门,苏瑶把行李袋往桌上一扔,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还是在自己家自在啊,浑身的骨头都松快了。
只是等待的日子格外难捱。
苏瑶每天雷打不动地准时打开广播,声音调到最大,生怕错过半点军事新闻。
好在开学的日子近了,课业总算能分散些注意力。
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
开学第二天,也就是十七号,自卫反击战的第一枪终究还是打响了。
从那天起,苏瑶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上课时走神成了常事,脸色也一天比一天苍白。
中午休息时,陈为新找到她。
本想提醒她上课别开小差,可看到她那副憔悴模样,到了嘴边的话全咽了回去。
只温声说:“苏瑶,我知道齐副师长去了前线,你自己可得保重身体。”
一旁的王晴也看着她心疼:“苏瑶,你要是不舒服就赶紧请个假,去医院看看吧,你这脸色也太难看了。”
“没事,”苏瑶勉强扯出个笑,“就是没休息好,今晚早点睡就缓过来了。”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自从开战那天起,她夜里睡得总不安稳。
夜里总是被噩梦缠绕。
一会儿梦见齐墨浑身是血地倒在战壕里,一会儿又梦见炮火连天中找不到他的身影。
这学期课业本就加重了,她还要去实验室协助王瑀。
王瑀如今已是陈教授的研究生,他们俩都是陈教授重点培养的苗子。
尽管不少同学对此颇有微词,私下里说三道四。
可陈教授力排众议,坚持要把资源倾斜给他们。
这天,陈为新接到了通知。
他之前的实验成果被军方看中,要从实验室搬到飞机上实际验证。
这次他得去沈市的军工厂,参与二代歼击机的自主升级项目。
这可是关乎国防的大事,需要一大批科研人员扎扎实实地铺底子。
这次去沈市的可能要好几个月,甚至于什么时候回来都没有具体时间。
学校里他的课,已经安排了其他老师代授。
临走前,他把王瑀和苏瑶叫到办公室。
见两人进来,他坐在老旧的木质沙发上,抬手示意他们搬椅子坐在对面。
“我这次出差,恐怕要走很久,”陈为新的目光在两个学生脸上转了转。
“你们这段时间的实验课题,我已经跟王瑀交代过了。”
他心里清楚,王瑀天资聪颖,是块搞科研的好料子。
苏瑶虽然起步稍晚,可那股子拼劲硬生生补了上来。
更难得的是她的部队背景,这对她未来的发展而言,是王瑀比不了的优势。
他仔细给两人制定了半年的实验进度。
末了又叮嘱:“这段时间跟其他同学相处,务必低调些,尤其我不在学校,凡事多忍让。”
远在边境的齐墨,此刻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他们师是被部署在了桂省,而非他熟悉的云省。
陌生的地形地貌,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国内十几年没打过大规模战争,手下的新兵大多没上过战场。
对面的安南军队,早年曾受我国指导,对迂回穿插战术了如指掌,打起来格外棘手。
那些安南士兵像狡猾的猴子,阴招损招层出不穷。
北方和粤省的战士,全部都不擅长丛林作战。
本来就水土不服的战士们,更加不适应这样的环境。
到这种闷热潮湿的热带雨林,战士们的战斗力大大消减。
对方甚至还偷偷排放毒气,战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