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抬眼,目光清亮,“这些,我都没有。我就是个朝九晚五、背着房贷、拿死工资、被催婚逼疯的普通社畜。”
语气平淡,砸在于玲心上却贼有分量。
“而你,”他目光落回她身上,带着纯粹的欣赏:
“你很‘真’。为工作烦,为家里愁,会吐槽,会累,但眼里有光,有股劲儿。你不会用‘估值’的眼光看我,不会挖‘背景’或‘潜力’。跟你聊天,舒服。”
他顿了顿,像在找词,“像大阴天里突然晒到一缕没负担的阳光。”
于玲的心跳因那句“没负担的阳光”猛地蹦跶了一下。
“更重要的是,”他身体前倾,声音压低,推心置腹:
“我需要一个‘战友’。一个同样被催婚困扰、同样想摆脱压力、够理智够独立的战友。我们需要基于信任的精诚合作,不是利益交换。于玲,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各取所需,互相解决麻烦,同时给彼此一个重新认识、重新选择的机会。公平,高效,省时省力!”
各取所需。解决麻烦。公平。高效。
冰冷的词汇在于玲混乱的脑子里劈开一条金光大道!她最需要啥?摆脱压力!自由呼吸!掌控权!爱情?那玩意儿先靠边站!
一年。名义老公。人形挡箭牌。白纸黑字的自由保障。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那…住一起?”她艰难开口,心脏咚咚咚敲鼓。
“必须的。演戏要全套。”赵辰点头,坦荡:
“协议写清楚:独立卧室,私人空间神圣不可侵犯。公共区卫生、做饭这些,分摊或者商量着来。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个小两居,环境还行,交通方便。你要不嫌弃,搬过来,省下的房租投进小金库。”务实得令人发指。
租房?小两居?分摊家务?细节瞬间冲淡了“闪婚同居”的惊悚感,显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