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溅了一地。
远远望去,像是凭空开出了一朵红莲。
18
裴玉妍的死不但让裴家陷入了绝境,同时也在盛京城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卫家先祖是从前同高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数百年来在民间威望很大。
先前战事失利,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
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上了战场的人都想赢,但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做一辈子的常胜将军。
难道因为一次失利,就能抹杀卫国公守卫西北三十年的事实吗?
难道没有实证,仅凭流言,就能给人定罪吗?
为了平息民怨,天子只能下旨彻查。
官府将卫国公府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并未找到任何能证明卫家与突厥勾结的证据。
只有仵作查出,导致卫国公父子毙命的毒药产自突厥。
朝中有大臣认为这就是卫家通敌叛国的证据,但也有人认为是军中出现了奸细,想借此诬陷卫家。
双方据理力争,谁也无法说服谁。
与此同时,薛琅从柳州给我寄来了书信。
他一直在为太子办事,书房中有太子给的信物,他让我带上信物悄悄去见太子。
太子看完我带来的信件,匆忙进宫面圣。
当天夜里,我辗转反侧。
薛琅到柳州就任不久,便发现当地很多官员身上都有猫腻,暗中调查了很久,才发现他们在柳州境内私自开设盐场牟利。
贩盐暴利,前朝曾有盐贩聚众起义的先例,为避免重蹈覆辙,我朝律法规定,私贩私盐一石者处以死刑,知情不报者一律连坐。
然而薛琅来信却说,柳州有人私开盐场,当地官员一半皆参与其中。
能将柳州一半官员聚集在一起的,怎么会是不起眼的小角色?若论大角色,又有什么地方,比盛京的大角色更多?
从白日里太子的反应来看,至少柳州盐场背后的大人物,不属于他的阵营。
如此一来,幕后之人有可能是谁呢?
我瞪着眼睛看着床顶,突然想起裴玉安曾跟我说过,梁烨在岭南是为三皇子办事。
岭南与柳州相邻。
会不会,柳州也是三皇子的势力范围呢?
19
我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次日,我又去找了太子,将我的猜想告诉他。
他听我说完,定定地看了我许久,才说道:「薛卿好福气,竟有你这样聪慧的妻子。」
卫国公府的案子迟迟没有进展。
太子坚信卫家是清白的,谏言为其请封,因此被陛下关了禁闭。
然而,一个月后,禁足东宫的太子却突然进宫面圣,呈上了三皇子在柳州、岭南两地私自开设盐场的证据。
贩卖私盐,按律当斩。
但皇子犯法,又岂会真的与庶民同罪?
陛下保下了三皇子,只是下令将柳州、岭南的涉案官员羁押回京。
薛琅举报有功,陛下特意下旨将他调回盛京,借此告诉太子,涉案官员已经拿下,要他顾念手足之情,别再为难三皇子。
太子也明白有些事不能一蹴而就,顺着陛下给的台阶下来了。
但问题在于,活人在面临死亡时通常是很难保守秘密的,陛下以为自己是在为三皇子善后,却在无意中给了他最致命的一击。
负责全权帮三皇子管理私盐场的是柳州知州徐洪昌兢兢业业跟了三皇子很多年。
他一直以为三皇子会帮他脱罪。
没想到等来的不是三皇子的救援,而是回京处斩的死讯。
既然如此,他也没有帮三皇子保守秘密的必要,回到盛京后, 他直接将三皇子这些年来与突厥勾结的证据摆到众人面前。
他贩卖私盐敛财,给突厥人送钱,送城防图, 这才让突厥人能连下五城。
只因卫国公不愿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