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妍也对他有情,却还是拒了这门婚事。

她不愿连累卫临阳。

她怕自己真如大夫说的那样,活不过十八岁。

而卫临阳被拒婚后,就跟着国公爷去了边关,前不久才回了一趟盛京。

他是回来给裴玉妍庆生的。

他问裴玉妍,她活过了十八岁,他是不是就能娶她了。

裴玉妍握着我的手,眼中噙着泪,嘴角却是上扬的:「他一直在等我,所以我也不想再辜负他了。」

远处的夕阳落在她的身上。

美好而纯净。

很多年以后,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画面。

我总是忍不住想,要是时光能将她永远停留在那一刻,该有多好。

16

裴玉妍和卫临阳的婚期定在中秋之后。

她及笄时我曾亲手为她制过胭脂,如今她就要成亲了,我打算亲手再给她制一盒丹桂梨花胭脂,贺她大喜。

但后来,我的胭脂做好了,却再也没有机会送出去。

他们大婚前一个月,西北突厥来犯。

卫临阳还未来得及穿上喜服,便奉命披上铠甲率兵驰援。

突厥大军有如神助,连下五城。

消息传回盛京,一时间谣言四起,说是卫国公父子通敌叛国,这才导致我军节节败退。

陛下欲派人将其捉拿回京受审。

太子率群臣为之求情,陛下大怒,下旨任命主动请缨的三皇子为西北军新统帅,即刻前往西北收复失地。

后又连下数道旨意,贬谪官员数十名,薛琅也在其中。

三皇子抵达雍州后,用兵如神,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失地悉数收复。

突厥不敌,鸣金收兵。

三皇子大获全胜,羁押卫国公父子班师回京受审,不料两人却在途中中毒而亡,疑似畏罪自杀。

他们一死,通敌之事便成了无头冤案。

裴府担心受到牵连,在三皇子一行抵京前便找国公夫人退了婚,又替裴玉妍重新定了婚事。

新亲家是安乐侯。

他家空有侯位,却无权势,只是想给痴傻儿子娶媳妇留个后。

裴夫人险些哭瞎了眼睛,也没能换来裴老爷的回心转意:「你心疼阿妍,怎么就不多替安儿想想?!」

裴老爷或许疼爱女儿,但他更看重儿子。

裴玉妍倒是不哭不闹。

她很平静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如果嫁的那个人不是卫临阳,那么是谁都无所谓。

17

裴玉妍大婚那日,三皇子带着卫家父子的尸首进京。

喜轿与棺木擦肩而过,裴玉妍一无所知。

喜轿穿过大街小巷,路过京兆府的时候,裴玉妍才突然喊停。

她趁轿夫不备掀开轿帘跑了出来。

她从裴府出来的时候,身上穿的是大红嫁衣。

但当她从轿子里跑出来的时候,嫁衣变成一身素白的孝服。

她手里捧着牌位,拼命地往前跑。

街上的行人看见喜轿里跑出个身穿白衣的姑娘,无一不侧目驻足。

轿夫也终于反应过来,拔腿想要追上她。

裴玉妍跑得很快,她生平从未如此肆意地奔跑过,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突然变得很轻,轻得变成了一只燕子。

那只燕子原本可以飞向更遥远的地方,但是最后,她选择飞到了京兆府门的石柱前。

她告诉衙役,她要申冤。

衙役问她姓名,又问她要为何人申冤。

她朗声答道:「我乃卫国公府世子卫临阳之妻,今日前来,为我父,为我夫,为与他们一同战死的西北军将士伸冤!」

「卫家满门忠烈,断做不出通敌叛国之事。我愿以死明志,只求陛下还我卫家一个公道!」

她的话说得又快又急,不等衙役反应,便一头撞向身旁的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