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窈:“呃……”
她看了两眼外祖母的秋千架,内心一动。
外祖父说母亲和外祖母生得像,他其实,一直很想念母亲。
“来都来了,自然要把事情彻底解决再走。”
过了一会儿,谢窈跟外祖父告辞:“外祖父,天色不早了,孙儿改日再来看您。”
许老爷子虽然叫她小阿窈,许家人也称她为大小姐,但她毕竟是靖北王妃,该有的礼数还要有。
王妃离开,许老爷子和于管家,秋水,一起将她送到门口。
眼看着靖北王府的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秋水才散去心中的警惕。
还好,谢窈虽然起了疑心,让丫鬟打听自己是不是和外男私会,但根本没有问出什么。
她和蒋四的事,那些后院婆子哪知道。
没有证据,她曾救治过老爷,对许家有恩,任由谢窈是靖北王妃,也动不了她分毫。
秋水回到院里,晚饭前,和往常一样来到别院后门,安排人将外面运来的新鲜瓜果抬去后厨。
她正招呼着下人,一个陌生小厮,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边。
“秋水姑娘,这是我家主子让我交给您的。”
小厮低着头,压低的声音在她耳边突兀响起。
秋水心里“咯噔”一声:“你是何人?”
小厮没有回答,将一张纸条交给她后,就迅速跟着运送瓜果的人离开了。
秋水心绪不宁,都没来得及看清小厮的脸。
回到屋里,她才展开字条。
上面写着:今夜亥时二刻,伯府后门见。
第174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秋水看着纸条上的字,想起白天和蒋四温存时,他说过,伯爷有要事交代,只是要等他消息。
看来,小厮是蒋四派来的。
许家别院人多眼杂,的确不是谈事的地方,即便是在自己屋里,也太过冒险。
秋水定下神,当即把字条塞进烛火。
纸灰飘落,烛火映照着她明灭变幻的眼睛。
年幼时,秋水在街头乞讨,是文昌伯赏了她一口饭,救了她的命。
又是蒋四找大夫照顾她,把她安排到许家大小姐回府的路上,让大小姐将她买到别院。
许家大小姐许素素,自幼被父兄千娇万宠地长大,是个心善又单纯的姑娘,虽然在经商算账一途十分通透,感情上却是一张白纸。
或许在她心里,从未想过,世间很多恶意,是没有道理的。
当年文昌伯能得到她的芳心,也有自己在中间传话,把她的喜恶告诉伯爷的原因。
也是自己,给文昌伯制造机会跟大小姐独处,这才让大小姐未婚先孕。
只是,等许家大小姐嫁给文昌伯后,她因为没有被带去伯府,所以伯爷对她也没了安排。
除了七年前,伯爷又询问她,大小姐在嫁入伯府之前,还和什么男子交往密切之外,伯府也只有蒋四,偶尔会联系她。
一晃,十八年过去了。
这些年,许老爷子待她极好,几乎像亲女儿一样。
自己最后再帮伯爷一次,就算还完了当年的恩情。
夜幕很快降临。
秋水见时辰差不多了,便穿上件深色斗篷,把脸遮住大半。
要出门前,她对着铜镜理了理衣裳,给自己换了鲜艳些的口脂,忍不住抚摸鬓间那支青玉簪。
这是蒋四白天时,送给她的礼物。
蒋四说,这玉簪十分衬她,以此为信物,此事之后,他要为自己脱掉奴籍,再娶自己为妻。
秋水有些害怕,那张纸条会不会是个陷阱。
但转念一想,许老爷子对她信任有加,自己这些年在许家也兢兢业业。
谢窈就算怀疑她,也没有证据,而且,靖北王妃已经离开了别院。
秋水放下心,借着夜色,穿过几条街道,很快来到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