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金丝楠木的床,桌椅,妆台,箱匣等家具,红帖子上印着各个商铺铺面的标记。
更惊人的,在后面。
只见数十家京中顶流商户铺子的掌柜们,排着队上前,依次贺道:
“许氏钱庄贺大小姐大婚之喜!”
“聚宝楼恭贺大小姐新婚!”
“胜济堂祝大小姐与王爷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江京镖局给大小姐道贺!”
“锦绣布庄祝大小姐前程胜锦,送云锦百匹,恭贺新婚!”
人声鼎沸里,许老爷子往那一站。
他目光扫过那群披麻戴孝的孙家人,精神矍铄,声若洪钟:“有老夫在,谁,敢欺我许家的掌上明珠?”
刚才还咋呼不休的孙家人,忽然蔫儿了。
孙家大嫂看向自己儿子:“谢窈的外祖父是什么人,你查过没有?”
孙家儿子:“我只知文昌伯夫人许氏是商贾出身,有些闲钱,没想到许家排场这么大啊。”
他们开的是医馆,之前只与胜济堂争斗,哪里知道许家的底细。
人群后面,穿着常服的京兆尹杜大人,急匆匆地赶来。
论辈分,杜大人母亲是靖北王的二姑母,他是王爷的表兄。
看见许老爷子和那些京中商户,再仰头看向从容不迫的谢家二小姐
杜大人脑海中瞬间想起,去年,京畿地动,许家给京兆府捐了三千两修官邸,他曾亲自接待许老爷子。
许老爷子说,他这是在给嫁给文昌伯的女儿,和远在边境的外孙女积德行善。
还有三年前,靖北王出征,军中粮草难以为继,许家拿出供大军一个月的粮食,才让王爷后方无忧,打赢了西戎人。
更早些年,江州大旱,许家施千所粥棚,救了一州百姓,被先帝御笔亲题“通财达义,商德昭昭”八个大字。
许老爷子身后那些商户掌柜,每个也都是京中响当当的人物。
此刻,这些商户对谢家二小姐毕恭毕敬,只因许老爷子就一个女儿,嫁给了文昌伯,养子许知行至今未娶,而那这位谢二小姐,说不定,日后是许家的女东家!
刚才还悄悄降低存在感的司法参军,见到京兆尹出现,立即凑上前,脸上挂着狗腿笑容:“大人。”
“王爷大婚,你怎能坐视这群人胡闹!”
杜大人瞪了司法参军一眼,对孙家人厉喝:“济安堂卖假药,贩禁药,人证物证俱在,还敢倒打一耙,寻衅滋事,是觉得谢家好欺负,还是觉得本官办案不公?”
有了京兆尹出面,司法参军第一个跑到前面。
“孙宏方身虚体弱,在牢房不过三日,就高热不退,骤然暴毙,此乃罪有应得,与文昌伯府有何关系,来人,把这群刁民拖下去!”
孙家大嫂还想撒泼,许老爷子缓缓开口:“我许家外孙女阿窈的大婚之日,竟有人来此撒野。”
许知行:“父亲大人说的是,是儿子有所疏忽。”
他转过身,对京兆尹拱了拱手:“杜大人,孙家在城南的三间药铺,还望您通融解封,此三间药铺并不涉及禁药一事,已被在下收购。”
孙家大嫂和孙家儿子震惊地瞪大双眼,脱口而出:“你,你说什么?前日收购了那三间药铺的,是你们许家?”
“我说,”许知行慢悠悠道,“现在,你们该叫我一声,东家。”
第122章 谢窈嫁王爷,庶姐做外室
东家?!
孙家人呆住了,孙家大嫂的哭声骤然停住。
自从前些日子,济安堂被胜济堂整的看诊人数一天不如一天,他们就早想脱身。
尤其是济安堂被查封后,孙宏方的儿子害怕牵扯甚大,便和孙家大嫂等人商量着,连夜把家里最后三间药铺卖了。
本以为卖了药铺,只要东家不管,铺子里的掌柜伙计都是孙家人,他们就还有生计,以后也能东山再起。
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