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之间又陷入一阵沉默。
苏柠玥的指尖掐在掌心,像是被这句话又泼了一盆冷水,在柏林的街头格外的冷。
曾经。
一瞬间,苏柠玥再一次真切地意识到,自己跟苏家的联系已经断了。
曾经的那纸亲子鉴定都没让她有这么深的感触,当曾经的联系消失在社会交际中,她们能依靠的,也只有‘曾经’。
苏柠商又问了一遍:“可以吗?”
手机在这时候如救星般响了起来,苏柠玥说了声‘抱歉’,侧过身去接电话。
苏柠商仍没离开,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林声声的电话又是用瑞典语说的,第一句就是:“我就是来问问你需不需要帮忙、或者需不需要改签机票。如果我打扰了你们,我就先挂了。”
林声声当助理时不着调,当朋友还是很贴心的,苏柠玥笑着感谢,并承诺待会回酒店。
挂了电话,苏柠玥用了这个理由:“我们团队的人催我回去,有点事。”
“是关于签约公司的?”
“是。”
“前几天吃饭时,我看你们团队外国人比较多,应该更偏向国外的公司吧?”苏柠商偏头看了苏柠玥一眼,真诚地问,“你会帮华宸争取吗?”
迎面的车灯在夜色中十分刺眼,苏柠玥侧开头避了避,像是无声的拒绝。
“是我唐突了。”苏柠商的语气很轻,气息却有些不稳,“时间不早,既然你还有事,不耽误你的时间。”
夜色很深,苏柠玥看不清苏柠商眼底真实的情绪,却从声音中隐约窥探几分蹊跷。
或许只是她的臆想,但只要想到下一次见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苏柠玥头昏脑胀,心乱如麻。
她们唯一能联系的也只有工作了。
在苏柠商帮她在路边打车时,苏柠玥说:“会的。”
她的声音同样很轻,苏柠商听到,瞬间回了头。苏柠玥迎着苏柠商的目视线,又重复了一遍:“我会重新向他们介绍。”
苏柠商打的车停了下来,苏柠玥拉开车门,镇定的说了句:“再见。”
苏柠商在车外望着她,扶着车门的手松了:“再会。”
第二天要离开德国并非借口,临近毕业季,学校不会因为苏柠玥拿了柏林的奖杯而提前给她颁发毕业证。
一回到学校,毕业的课题接踵而来。导师玛蒂拉先是关心了一番她在柏林电影节的经历,又问了苏柠玥是否得到一些资方的邀约。
苏柠玥把接触过的几家依次说了一遍,这与玛蒂拉之前的猜测大致吻合:“这些合作方的优缺点我之前就跟你提过,你有决定了吗?”
苏柠玥摇头,说:“我还想再考虑考虑。”
玛蒂拉十分理解,并提出建议:“或许你可以等待电影上映后再跟他们谈合约,虽然会跟票房挂钩,但我相信《共生》。”
随后玛蒂拉又关心起苏柠玥的毕业设计,伦敦电影学院的毕业典礼往往在十二月,但上半年学生就会陆续完成学业要求。
苏柠玥说:“剧本和分镜已经确定得差不多,只是拍摄地还需要做一番实地考察,才能开机。”
玛蒂拉看过她的剧本,关心道:“是要去非洲那边的雨林?那边天然的雨林较多,要多带些人一块过去。”
“是回华国。”苏柠玥从手机中调出几张图片递给玛蒂拉,“这是华国的昆城,那里风景优美,也很安全,我想先去那里实地考察。”
玛蒂拉去华国的次数不多,曾经都是带剧组宣传,去的也都是大城市,不由赞叹:“我以为华国只有古老的长城和繁华的东方明珠,竟然还有这样的风景。”
苏柠玥见她有兴趣,就多提了些华国不同的自然风光,从办公室里出来时已经是一个小时后。
林声声等在教学楼前,周围围了一大群学生,手里的东西几乎就要拿不下,苏柠玥走近一些,听到她高谈阔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东西肯定能送到她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