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毓兰心疼地夹起掉落的鸭肉,放进自己碗里,小声嘀咕着:“灶门前打倒泔水,糟蹋圣贤。”
这是当地的一句方言,是说“浪费”的意思。
梁渠不好意思地说:“奶奶,您给我吧,刚刚没夹住。”
路毓兰也不说话,只是低头啃板鸭。
其实她牙不好,这些肉都是买给两人吃的,实在咬不动了,那块鸭肉的最终去处还是垃圾桶。
“牙不好啦,这圣贤还是糟蹋了。”路毓兰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吃饭。
留下两个别扭的人,低着头不知所措。
路毓兰放下筷子,问:“吵架了?冷战好几天了。”
“没有。”
“没。”
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沉默。
一分钟后,梁渠起身收拾碗筷,他轻声问路知水:“吃完了吗?”
路知水点点头。
路毓兰轻斥路知水:“哪有让客人干活的理?”
路知水赶紧站起身,从梁渠手中夺过碗筷,不看他一眼就拿去厨房洗了。
梁渠轻笑一声,对路毓兰说:“奶奶您真宠小知水。”
路毓兰不客气地“哼”了一声:“毕竟是我和他爷爷拉扯大的。他那没心没肺的父母算什么东西?不知道知水的好,不懂得珍惜他,我的知水缺少父爱母爱,但他绝对不缺爱!”
路毓兰当然看得出来两个人的疏远是两个方面的,路知水不见得就是受委屈的一方,但她见不得路知水不开心的样子,连带着迁怒了梁渠。
前段时间里,梁渠帮着干的活不少,路毓兰从没把他当做所谓的“客人”,是因为路知水和梁渠都不把对方当外人。
现在梁渠急着和路家撇清关系,要对路知水忽视不理,虽然路知水也是同样的做法,但是路毓兰就是不高兴,梁渠就成了“外人”,成了“客人”。
路知水搞不清楚,梁渠心里可是一清二楚。
梁渠无奈地叹了口气,对路毓兰说:“奶奶,我是为知水好。”
路毓兰说:“我知道,但在你出现之前,我从没见过知水笑得那么开心,过得那么轻松。”
梁渠:“我会念着你们的好。”他不是不知恩图报的人。
路毓兰:“我稀罕?”她不屑于给梁渠一个眼神,略过他直接走了。
梁渠难得哑口无言。
虽说二人都打定主意避着对方,但有时候越是刻意逃避,越是会注意到对方。
同在一个屋檐下,没有绝对的井水不犯河水,处处都是对方的痕迹。
两人都躺在床上,来回滑着手机出神。
路知水不小心点开了某果手机相册里隐藏起来的照片,梁渠不小心点开了普通智能手机的备忘录。
路知水先是看到了自己在晚上偷吃零食的照片,因为吃得急,路知水的嘴都嘟了起来。
梁渠看到的第一条记录着:晚上用脑过度,有点饿,吃了点山楂,结果不小心开了个胃,更饿了,我能怎么办?偷吃!
路知水看到的第二张照片是自己做作业睡着了,口水顺着嘴角横流,被梁渠编辑,用红色的笔圈了起来。
他又翻到的第三张照片,是自己放学时挤在人群中生无可恋的表情,被梁渠做成了表情包,旁边配字“麻了……”
路知水想把梁渠拖起来爆锤!
梁渠的手机买了没几天就给了路知水,拍的照片不多,几十几张,有些是安悦村的风景,但隐藏起来的都是路知水。
梁渠手中的手机可就不一样了,用了六年的手机内容极其丰富。
梁渠点开第二条记录:去了新学校,一群智障问我是不是女的,学疯了!?
梁渠好笑地看了三遍。
第三条:梁渠的绷带都拆了,身材真好!
梁渠挑了挑眉,接着往下翻。
第四条:梁渠怎么这么讨人嫌?
梁渠看了看日期,想起来那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