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绍承大统,夙夜忧勤,惟以社稷为念。宁德皇后端静贤明,辅朕多年。今忽薨逝,朕心摧折,悲恸难抑。着令举国缟素三日,以寄哀思。
皇长子萧临,为皇室首嗣,天意所属。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昭烈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
钦此!”
其德三十二年,大渊朝桓武帝一则圣旨轰动举国上下。
“自古红颜多薄命,可怜宁德皇后竟与子嗣无缘无分啊!
座中妇人捏着帕子拭泪:“听宫里嬷嬷讲,皇后仙逝那日,御花园里所有花一夜凋零,连花神都为她戴孝。”
角落里,一个粗布短衫的汉子压低了嗓子:“什么花神?我看是大皇子命硬,克死了亲娘!”
“噤声!”
掌柜忙四顾,却掩不住众人眼里那点子心痛。
卖糖人的老翁敲着铜锣,一声比一声凄凉:“皇后娘娘仁心,在世时向陛下为了咱们老百姓要得许多好处……如今她走了,只留下孤苦伶仃的陛下与大皇子。”
风卷纸钱,几个书生驻足,望着皇帝为皇后新作的《悼后文》:
月如霜,鬓如霜,空忆椒房脂粉香,罗衾彻夜凉。思茫茫,泪茫茫,忍见遗钗映烛光,来生作燕双。
暮色里,皇城钟声九响,白鸽掠空而过,底下的百姓们纷纷跪伏,一片哀悼。
六年已过,仲夏将尽,镇国大将军府西跨院的梧桐树叶簌簌落了黄,秋风拂过树梢,纷纷落了满地。
侍女端着药盏,每日都在同一时辰踩着落叶声进来,盏底沉淀的黑药汁散发出无尽的苦味,榻上少年苍白的脸,瘦得能看清腕骨上淡青的脉管印记。
“阿玄,再喝一口。”老将军江樊半蹲在榻前,声音却放得极轻。
少年抿唇,药苦得发涩,他却连眉头也不皱,一碗喝尽后只把空盏递了回去,嗓音被药苦涩得尽是沙哑:“多谢阿爹。”
将军夫人谢氏从屏风后转出,手里拿着一柄未开刃的短刀,刀背缠着红绸。
“今日气色好些,再习半个时辰的刀法。”她说话温温柔柔,却自有一股不容拒绝的利落。
江玄点头,披衣下榻,瘦小却倔强的身子在庭中舞刀,一招一式皆利落,谢氏看得心酸,却咬牙不劝。
江樊更狠,亲自执枪与儿子拆招,枪尖点到即止,每一击都逼他换气调息。
少年被震得虎口发麻,心口隐隐抽痛,仍咬牙挺到最后一式,身上的汗湿了衣衫,但心头却是快意淋漓。
如此日复一日,药香与刀光并长。
日照高林,晨入古寺。太傅还未到,学生三三两两聚在杏树下,为首的是太守之子柳晟和御史之子韩阙,前方站着一个锦衣小童,那是四皇子萧容。
“哟,药罐子也来读书?”
柳晟一脚踢翻江玄的书匣,书册哗啦啦地散落一地。
韩阙更甚,抓起一册今日太傅会讲的书册,作势就要撕掉,“可别把我们给染病了,啧啧,灾星。”
江玄攥紧手中拳头,看着三只猖狂鼠辈在乱叫,忍不住一拳头挥过去,心疾恰在此时发作,像有只冰锥从胸骨刺入,疼得他眼前发黑。
萧容趁机推了他一把,小靴子碾在他手指上:“哭啊!死病秧子!”
话未毕,身后忽传来一声冷喝:“放肆!”
众人回头,只见太子萧临疾步而来,素日温润的眉眼此刻像是覆了层寒霜。
他今日只穿锦衣常服,不知为何,自看见江玄被欺负那一刻起,他胸口便如被重锤被击中,心脏绞痛骤起,却仍强撑着挡在江玄面前。
“柳晟、韩阙,”萧临声音不高,却字字带刀,“欺凌宗室,该当何罪?”
柳晟不知面前一样年纪的少年究竟是何人,仗着父亲官高,刚想顶嘴,萧临已抬手,直接露出一截明黄令牌那是太子手令!
小小少年,脊背挺得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