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汐:[我知道,过一阵就消停了。]

沈淮也就只敢在单位演一演深情颓废的戏码,博博同情,并不敢真的来蔚汐面前跳。

一旦他敢越界,她也不介意让他“求仁得仁”。

……

周五下午三点,通知到小会议室开会。

陆振江走进来时,眉眼间带着明显的倦色,“人都齐了?说个事儿。”

“最近都忙得连轴转,大家应该也感觉到了。现在可以透露一点,是关于海城未来几年的城市更新重点方向。”

他环视一周,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说道:“其中一个重量级的改造项目,初步圈定在梧桐里区域。”

梧桐里。

蔚汐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攥紧了些。

但她面上依旧维持着平静,认真记录着处长的话。

陆振江的声音继续传来:“梧桐里作为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居住环境待改善,但同时历史风貌和社区文化价值也很突出,这次的改造计划,规模和复杂性都将是空前的。”

“具体的方案和推进节奏,要等下周,主要领导带队完成实地调研后,才会有更明确的指令下达。”

陆振江看了眼蔚汐,沉声道:“大家心里提前有个数,各自手头的工作不能松懈,特别是青林县的后续。好了,散会。”

会议结束得干脆利落。

规划部那边已经炸开了,所有人都在低声议论着“梧桐里”“大动作”的字眼。

无数个念头在蔚汐的脑海中盘旋。

外公外婆的小院子、熟悉的青石板路、街角的茶馆,那个承载了她和妈妈无数温暖记忆的梧桐里。

怎样的改造?

是焕新还是消亡?

是保留风貌还是推倒重来?

蔚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复杂,最后一个起身,慢慢走回自己的工位。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蔚汐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桌面。

她的动作蓦地顿住。

视线凝固在桌角。

那里,不知何时,安安静静地放着一本书。

金黄色的封面,简洁的白色书名。

蔚汐下意识拿起它,书脊微微有些磨损,书页边缘泛着温润的旧黄色。

这绝不可能是她那本崭新的,几乎没翻过几页的书。

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疑惑,蔚汐翻开了扉页。

第35章 亥时三刻 灯下随笔

蔚汐拿起书,上面是被反复翻阅留下的旧痕迹。

她顿了顿,看向斜对面工位的祁晚,声音不高,带着自然的询问:“晚晚,刚才有人来过办公室吗?”

祁晚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好像没有吧,我们不都去开会了嘛?”

蔚汐点点头,神色如常,“知道了……”

她坐回位置,指尖拂过微凉的封面,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预感,轻轻翻开扉页。

在扉页的空白处。

有两行力透纸背、遒劲有力的钢笔字迹。

“旧时笔记,或可作笺。”

“春深细读,方得真意。”

亥时三刻 灯下随笔

没有署名,只有时间。

这样行云流水般的转折,内敛中透着的锋芒的文字,也只有他能写得出来。

蔚汐的目光在那熟悉的笔迹上停留了一瞬。

紧接着,她翻开了内页。

那些让她一次次放弃,望而生畏的晦涩内容旁边,写满了简洁精准的批注。

原来金字塔的原理,在他的笔下可以如此清晰。

她认得这个字迹和批注风格。

是周聿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