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小组跟随周聿深和梁秘书走进会议室时,准备工作刚刚就绪。
“周书记,各位领导,欢迎来到青林县。”杨主任面带笑容地迎上来,虽然尽力保持镇定,但仍能看出一丝紧张。
“嗯,开始吧。”
周聿深淡淡应了声,目光扫过会议室。
他并未走向通常的主位,而是径直在长桌一侧,靠近主位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个位置表明他此行是以旁听和观察为主。
会议开始后,气氛认真而专注。
当陆振江提到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与开发区规划有冲突时,杨主任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站起身,走到规划图前解释道:“周书记,各位领导,关于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我们有一些实际情况需要汇报。”
“目前有几家企业正在接洽,他们都对这块区域很感兴趣。如果在这里建设污水处理厂,可能会影响开发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几位企业代表也点头表示赞同,脸上露出关切的神色。
陆振江耐心地解释:“杨主任,我们理解开发区的顾虑。但是原选址的地质风险评估显示,该区域山体稳定性存在隐患,特别是在汛期可能会出现问题。”
杨主任认真听着,语气诚恳地说:“这个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我们考虑过进行地质加固,毕竟重新选址会影响开发区的整体规划,也会延长工程周期,目前开发区的建设进度已经很紧张了,时间上可能来不及调整。”
“杨主任,我们正是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才会提出新的方案。”陆振江继续解释,并提供了许多有理有据的数据。
杨主任听完后,语气缓和但坚定地说:“各位领导,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环保项目,但也希望领导们能考虑到开发区发展的实际困难。这个选址调整确实会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需要找到既能保证安全,又不影响发展的解决方案。”
第18章 撞进怀抱 磕到下巴
方案的初步框架虽完成了,但层层落实下去,还是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
一方是可能危及项目安全和长期发展的地质隐患。
一方是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企业的实际困难。
“我还是坚持认为,污水处理厂不能建在开发区规划用地上。”
杨主任眉头紧锁,语气虽然竭力保持克制,但仍能听出其中的焦急与坚持。
他手指点在规划图上,继续说道:“这块地我们已经洽谈了好几家重点企业,他们对配套和区位都非常满意。”
旁边的几位企业代表也纷纷表达担忧:
“调整选址意味着我们前期的所有规划和投入都要重新评估,这个成本和周期我们承受不起啊。”
“工期一旦拖延,市场机会很可能转瞬即逝。”
会议室里的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蔚汐低头快速整理手中的材料,将关键数据重新标注。
她一抬头,正好迎上周聿深的目光。
他神情平静,视线从面色凝重的杨主任和焦虑的企业代表身上掠过,最终定格在她的脸上。
那一瞬间,蔚汐仿佛又听到他那天的提问:
“你的方案,能承受多少年的风雨?”
此刻他虽未发声,但她读懂了他眼中的询问。
眼下的困局,该如何破解?
蔚汐悄悄攥紧手心,稳住声线开口:“陆处长,要不我来补充说明一下?”
陆处长正需要缓和情绪,点了点头。
蔚汐起身走向规划图,声音清晰而温和:“杨主任,各位企业代表,我非常理解各位的顾虑。经济发展是大事,企业的每一笔投资也都来之不易。”
“但是换个思路想,将污水处理厂建在这儿,不仅能规避原址的巨大风险,还能为开发区未来的招商引资提供更可靠、更长远的环境保障。”
“它不是一个障碍,而是一项关键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