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1 / 2)

皇帝于麟渊阁与太子殿下私谈,才过两刻,倏然惊厥不止。太子殿下见状,即刻传太医救治,封锁御前,一时宫中忧惧,乱如纷麻,不得安生。

未逾半日,消息自宫墙传出,传到朝臣耳中已不仅是圣上危重,还有皇太子大逆不道、谋害君父之语。如此惊天骇闻,朝廷上下人人惴栗,却无一胆敢议论。

储副仁孝,亦不曾失爱于陛下,荣登大宝只待时日,岂会做出此等弑父弑君之举?眼下局势混乱,恐有人诬害东宫。一思至此,不由将忖测挪到了三皇子头上。

是夜,暮色沉沉,一弯弦月坐挂檐角,将园中一花一木照得清清濯濯。

沈韫作别澹绮苑,正漫步朝墨毓轩走,半途想起一事,辄身去往沈璿书房。

府里仍和平素一般祥和安静,却不知怎么,越靠近东院,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气氛闯荡过来。沈韫眉尖微蹙,还在廊下,便见一个修长的人影向这边行走,定目一瞧,却是解寅。

他穿着一身公服,宽肩之下有些松松的,像走得急,衣袍蹭散了,步履匆忙着朝游廊上迈。多日不见,仿佛瘦了两分,行至身前可以看到那张脸比往日更锋锐,遇上她,稍稍站住了脚步。

“阿韫。”他低唤道,清冷的眉宇染一丝焦灼。

沈韫猜他是从父亲书房出来,却一脸幽暗,难免心慌了下,“解兄长,出了何事?父亲他哪里不……”

“是宫里。”解寅出声打断,面对她,总是不自觉将神色柔缓,温言宽慰:“老师无恙,别担心。”

沈韫的心弦却不能真正松展,思想他这个时辰登门,又一副炙态,只怕宫里生了何变故。他来找父亲,应是事情紧急,不便耽搁,于是颔首道:“兄长去吧。”

解寅看她一眼,朝她点头,旋即拔步折向前庭。

夜晚的风变得格外沉重,似乎拖着她,使她的步伐慢了下来,堪堪走到书房,两扇门扉轻启,里面已没有沈璿的影子。

她提眉询问,便听下人说老爷回屋换了衣裳,似要出门。

闻及此,沈韫眸光微窒,陡生出一股强烈的危机之感。父亲循礼居丧,已累月不出府门,今夜究竟出了何事,竟叫父亲违背孝礼,也得外去一晤?

彼时,皇宫内。

纵然灯火通明,黑暗仍旧从四面八方涌至,跳跃在点点宫灯的遮罩下、在恭立或趋走的众人中,席卷出莫大的悸悚。

无人知晓麟渊阁内的情致,无人知晓圣躬是否安然;有人窃语,有人泫泣,有人提心吊胆,有人暗中绸缪。唯独一致的是,谁也不知道下晌发生了什么,一切太过突猛,却又可以肯定,明日的天许要变了。

烛光落在皇帝阖目的脸上,将他的容貌照得发黄,分明还是同一张面孔,此刻看着却苍老而可怕,哪还能见半点儿昔日天威?

脱去那身龙袍,他也不过是个凡人罢了。太子守在床前,望着皇帝,心里默默想到。

阁中太医宫侍慌得焦头烂额,皇上迟迟不醒,太子殿下亦不吃不喝,寸步不离御前,他们这些底下人大气都不敢出,唯恐何处做错,在这个当口便是要掉脑袋的。

却在此时,三皇子穿戴齐整,携同其岳丈严尚书与旁的几位大人,静立于麟渊阁外。侍者入内与太子殿下禀报,便闻他冷哼一声,负手出了殿门。

金吾卫在殿前围守,视线轻越,即见三皇子一行人分站一排,面对金吾卫,中间隔着一丈之距,仿佛两军列阵。

太子眼眸微眯,止步于阶前,声音森冷:“三弟好大的阵仗,父皇尚未转醒,你便要在此叨扰了么?”

三皇子作势皱眉,恭声揖手向他回道:”今晨我向父皇请安,父皇龙体颇为康健。如何几个时辰,父皇就卧病不起了呢?皇兄,下晌只有你在御前,臣弟想知晓因由,只得来跟皇兄请教。”

一边说,一边朝上觎眼,话落便垂下手,拧着眉头呈副忧虑之状。

太子目色趋冷,听他一字一句含沙射影,就差将“储君谋反”挂在嘴边,心中盛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