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与他的同年。

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楚鹤的医书。

楚鹤耗费毕生心血写成这部书, 为的是广济天下,普度世人,让医者能有所?依凭,病人也能粗通医理, 或能寻找到途径自救。可版印医书并非那样简单的事, 刻制木板就要耗费一大笔银钱,印书的纸张、墨耗也是一大笔钱,再有印出的书籍该发放到谁的手里, 又该如何发放,也都是个大难题,若是不弄清医书的去?向, 就算印出来也是拦在手里,岂不是白费功夫。

林寓娘原本想着,此事惠民利民,且楚鹤的医书写得很好,虽不敢说能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相提并论,但若是能传世,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好事。若能有官府公门牵头,或许能够事半功倍。

但林寓娘不是在籍医工,带着医书上?衙门求见主事,根本没人理会她;就算在籍医工也是一样,林寓娘到幽州后,也曾将老师的医书给几位医工过目,医工们亦是赞不绝口,甚至还有一位认出些许痕迹,问她老师是不是姓楚,只可惜对过姓名之后,那位医工所?识得的并非楚鹤。

官面上?的路子走?不通,林寓娘就想着,能否借一借刺史府的光,可惜也是不成。

若说银钱,刺史府自然十分不缺的,只是谈到驻颜古方,养生之道时?,刺史夫人或许还会被勾起几分兴趣,可一提到要印医书,立时?就是摆手推拒。林寓娘旁敲侧击地提过几回,知道没有机会,也就没再提了。

反倒是刺史夫人,不知去?过什么地方问了人,回来之后屏退旁人,将她招到身边鬼鬼祟祟,却又十分严肃地再一次拒绝了她。

说是怕沾上?因果,扰乱了旁人命数,这等大功德,凡人轻易不敢沾身。

林寓娘简直哭笑?不得,也只得说好。

其实心灵明镜似的,刺史夫人这样犹犹豫豫,说到底还是信不过她,信不过楚鹤的医书。

至于?那天在宴席上?,林寓娘有意露脸引起宾客兴趣,看着像是招揽客人,实则也还是为了医书的事。但不知道是刺史夫人提前同她们通过气,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宾客们就同刺史夫人一样,把脉,看诊,都可以,写下的药方,经医工查验过若是可行,倒也愿意用。但一提到别的,立时?就露出警惕的目光。

活像林寓娘要骗她们钱似的。

但仔细一想,林寓娘自己也笑?起来。

可不就是要骗她们的钱来印书么。

待在幽州城的时?日已经足够久,该医治的病人医治好,医书既然没有指望,林寓娘也就该准备离开了。否则等到冬日河水结冰,不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只怕都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