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老爷,还准备开私塾,村子里的孩子不少,很多人家都想让孩子能读书识字,哪怕不能进院子里上课,在外边听听也好,都是穷苦人家,但是不想白蹭了先生的课,所以想着看看能帮忙做些什么。”

谷苗儿看着一群朴实的百姓,脑子里想了又想,原本开私塾这事情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自己相公的身体,学生太多了反而会累到。

“村长大爷,您先让大伙停一停,我这么跟您说吧,我们夫妇之所以搬来这里,其实主要是为了让我相公能够修养身体,我相公中了进士无法当官就是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开私塾不是为了赚钱,只是相公不想平日里无所事事,若是你们想要让孩子将来科考,只怕还是另找私塾比较好。”

“原来如此,那夫人放心,老朽会交代村里人看管好孩子不打扰进士老爷修养,这清理杂草乱石的活儿很快就好,不是什么事儿,您不用放在心上。”

能当一村之长的人也不傻,仔细想想也是,能中进士的人不当官,跑他们这穷乡僻壤来开私塾怎么可能,果不其然,原来这位进士老爷是身体原因。

“谢谢村长了,不过若是孩子只是想要旁听,不吵闹的话,到也可以,院子里地方也算宽敞,有一个竹棚,孩子不能像交了束脩的孩子那样在课堂里听课学习,只能在竹棚下透过窗子听看,中午不能留下,能坚持的就能来听,坚持不了的,就算了,人多也乱。”

“谢谢夫人,实在是太谢谢您了,您放心,孩子要是闹腾的,老朽绝不让人送来这里闹先生。”

柳暗花明又一村,村长等人听到了都很激动,但凡多认识两个字,出去也好找活儿,是不是那块料,学习之后便知晓,不是的,早点回来家里干活,是的,哪怕砸锅卖铁,能送就送。

离家里也近,还能帮家里做些活计,不像镇上拿唯一的私塾,太贵了,他们根本负担不起,除了束脩,纸墨笔砚什么都要准备,托人打听下来,要是买的纸笔太差的,穿得不好的,学得慢的都会被先生看不起,被其他人排斥。

谷苗儿见状也不好拦着,便打开了门,让王氏继续收拾,自己动手将要用来当教室的屋子重新弄一下,屋子是够宽了,但是窗户小,光线不足,需要拆墙。

量好差不多的尺寸,谷苗儿先用竹子将窗框给弄出来,这样方便一会将墙拆出来之后安装进去,避免上面的砖落下来。

王氏帮忙打下手,将谷苗儿拆下来的砖搬出去,都是上好的青砖,拆下来也没有破坏,等谷苗儿两面墙拆出了四个窗子,时间已经过去快一个时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