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帝闻言眼睛微眯,眸中的警惕更甚。
“母后又如何得知此事?”
太后看着他,眼神坦荡,语气不急不缓地道:
“不但我知道,太子也早已知道。
“但因为事情紧急,他便将此事告诉了哀家,自己则连夜往齐郡去了。”
荣成帝闻言眉头皱起。
“太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怎可不经吩咐就可随意的前去齐郡,母后可知那儿有多么的危险?”
太后道:“他身为大成的储君,又岂能因为危险而退缩?”
“就是因为危险,他更应该提前禀告与朕。”
“告知陛下,那他昨日还能顺利地离开吗?”
“你的那些朝臣们定然还要争论上一天两天的才能想到合适的方法,然后再派人去赈灾。”
太后说着冷哼了一声。
“可若是就这几天出了什么意外呢?”
太后说完,荣成帝也跟着一顿。
太后看见他的表情,这才缓和了语气,继续道:
“此事必须要及时安抚,他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就是为了防止齐郡那边灾民暴乱而引起更多的祸患。”
“这灾民一旦被人挑唆,会发生什么事,想必是陛下比哀家更清楚。”
荣成帝闻言面色一滞。
当年,他就是因为常年大旱,无数的灾民聚集在一起的,活活被饿死。
但是,当时的朝廷却因为各方势力而不停地争执,根本就没有将这些灾民的命,当做是命。
就连当年的太子厉温辞也一样。
他当年不顾一切地跪在厉温辞面前,就是希望厉温辞可以前去请命,要先解决灾民的问题。
但是,他却一直在犹豫,一直听信朝中那些大臣的说辞。
坚定地认为,那些大臣们和昏庸的帝王,一定可以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
可结果呢?
百姓们活活被饿死。
朝廷中的那些大臣们也终于想出了合适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将这些饿死的尸体,全部都聚集在一起,将所有的人一起掩埋。
这样,自然是省了大笔大笔的赈灾银子。
这让当时的荣成帝越发的愤怒。
他气当时帝王的昏庸。
气好友的犹豫不决,停滞不前,始终下不了决心。
又恨那些官员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顾百姓们的死活。
那时,他便在心底萌发了谋反的影子。
而现在,同样又是一场大旱。
百姓们民不聊生,直到百姓们快要到达冀州了,消息才传到他这里。
而他的太子却早已得知消息提前赶了过去。
尽管他知道,沈鹤川这样做对百姓们更为有利。
但是,他还是止不住的心头一跳,隐约有些不满。
王丞相闻言,在这时适时开口。
“陛下,既然太子殿下已经提前出发,想必可以提前连同郡守,及时安抚那些灾民。
现在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准备赈灾的银钱和粮食才是。”
荣成帝点头,这才应下此事,并立刻又给沈鹤川配备了人手,和大量的白银粮食,派人紧急朝着冀州去了。
而太后回到宫中之后,自然也吩咐李平,将旱灾的消息传信与沈鹤川,让沈鹤川提早做好准备。
再说顾景春那边。
叶闻溪骑马离开后,竟然没有半日就回来了。
兰心惊讶地询问,叶闻溪却急忙地去找那大夫去了。
“大夫,前面的路因为下雨,山体塌了,堵住了,可有其他可以去镇上的路?”
大夫摇了摇头。
“我们这村子荒僻,除了这里,再也没有其他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