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瓶一枝花就有意境。她还喜欢自己插花然后刺绣。有几幅绣品被二婶送给娘家,人家都当珍宝四处宣扬,还准备开雅集欣赏,可二姐姐不愿意张扬,祖母也让他们停掉,这才悄无声响。”
景敏继续道:“每年布庄要选花色图案时,大哥哥都要让二姐姐看过后再订货,二姐姐挑中的都能大卖,我们高家选中的布匹别家也抢着要。”
母亲说这二姐姐虽然不大声响,却很是内秀,果然如此。
谭若疑惑不解道,“既然二姐姐如此能干,外祖母为何不让传出去,这不是好事吗?”
景敏撇了撇嘴,“二姐姐未来婆家不一样,以后我再和你细说。”
看到两个表姐如此能干,谭若又是羡慕又是欢喜,心中暗想自己也要更努力赶上才是。
傍晚,景雅带着贴身丫鬟丁香来到他们院中,丁香带了一盆插花,百紫千红,争奇斗艳,颜色虽然繁多,却毫不凌乱,似乎要把整个春天装入篮中,颇合知春阁之名,也很对高珊胃口。
大夫人送了不少布匹过来,让母女俩正在挑,准备按照临安流行的样式做几套衣服。
“景雅,你眼光好,帮我们也挑挑。”高珊笑道。
“小姑,你的眼光这么好,哪还需要我。”景雅谦虚道。
高珊眼光和品味一流,衣服一套一套的,能小半月不重复,姑娘时就出名的爱美。
“你就帮我们挑挑吧!景敏说每年布庄的很多布匹都是你挑的。”谭若说道。
景雅也不再谦虚,“小姑,你皮肤白,穿什么都好看,这款绾色底绣博古团花纹很雅致,颜色也亮,衬得皮肤更好。这款铁锈红绣云纹花纹是高家独有的,颜色既不像大红那么过于喜庆,又不像水红那么活泼,很挑人,但适合的穿起来会非常好看。”
高珊连连点头,绾色那款她已经挑中,铁锈红这款她到没有考虑,总觉得颜色过于暗了,被景雅这么一说,顿时很心动,很想跃跃欲试。
“阿若可以试试这款樱红色绣花鸟花纹,还有这款翠色绣兰草花纹的也很配,颜色很清新活泼,很衬阿若。”
果然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非同一般啊!
晚上母女俩闲聊,高珊笑道,“人家都说高家二姑娘是那玉如意,温润内秀,和气好说话;三姑娘就是那金算盘,这生意经算得那是嘎嘣响,这脾气也像爆豆子。”
谭若听后两眼放光,大眼睛扑闪扑闪,撒娇道,“娘,那我呢!”
“你啊!你就是那铁杵,还要好好磨。”
显贵厉家
这日,景庭和景雅景敏姐妹,陪谭钧一家三口前往城中游玩。
沿街都是酒馆、商铺,人头攒动,比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姑娘们看到糖人、小摆件、小首饰等五颜六色的玩意,甚是喜欢,走几步就停了下来。大老爷们见姑娘们喜欢,也乐得帮她们挑挑拣拣,不一会儿,小厮手里已经有了不少东西。
中午时分,去城中著名酒楼会仙楼吃饭。
会仙楼声名远播,不少来临安的文人墨客,商贾旅人来此一品临安名菜。楼里古色古香,装饰典雅,共有两层,一楼堂吃,二楼包厢。一楼早已是高朋满座,还有不少人在等位,景庭早已订过位子,小二便直接领去二楼包厢。
进得包厢,墙壁上挂了名人字画。室内一角放置案几,几上置放梅瓶,插了几只腊梅。还有一香炉,点了三只香,香味清淡,不知道是什么香。
景庭点了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东坡红烧肉和叫化鸡等几道名菜,又叫了几壶上好女儿红,招呼各位用餐。醋鱼酸甜味道掌握极好,多一分则过酸,少一分则无味;虾仁本来腥腻,用龙井茶煮过后格外清爽。红烧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鱼羹色泽金黄,鲜嫩润滑。
又让人端了那新鲜的鱼脍上来,竟然是生的鱼片,谭若都不大敢吃。
景庭笑道:“这鱼一早从海上捞上来,快马加鞭送过来的,沾上这店家秘方酱料,极是新鲜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