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来是买玉佩?可有看中的。”
“看了一些,可还没定下来。”谭若老实回答道。
“等会掌柜会拿一些存货给你,价格也实在。”他缓缓说道,像是说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谭若斜着头打量他,这样好吗?
“吴尚斋在全国各地海外都有矿,金银珠玉等卖到各地大商户,价格比在外面这些店铺要便宜不少,他们拿一两件出来很正常,也不损失,今日也是凑巧。”杨穆笑着解释道。
谭若刚要拒绝,他立马开口道:“吴尚斋东家与我有旧,这事他们不吃亏,只是赚多赚少而已,于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你对我有救命之恩,不会连这个机会也不给我吧!”
看他这解释倒是在理,拒绝好像也有点生硬......谭若思索片刻,愉快地点了点头。
掌事进来手上托有一盘,盘中放了几块白玉青玉佩。
“姑娘,这几块玉佩与您刚才看的相似,质地还要更好些,雕刻的图案也更精美,价格也实惠,均是三十两。”
那自己还剩下二十两银子,还可以给李婶买根金簪,份量虽然轻些,可到底是金的。
谭若仔细看了这几块玉佩,果然材质比刚才看的还要温润些,有两块很喜欢,一块是鱼戏莲叶白玉佩,另外一块则是鹤唳九天青玉佩。阳刻阴刻手法均有,线条流畅,饱满丰富。
“姑娘好眼光,这两块都极好,寓意也好,这鱼戏莲叶求的是家庭和美,吉祥喜乐。这鹤唳九天则是青云直上之意。姑娘要送的人什么年纪,什么营生,平时喜欢什么?”掌事见谭若拿起这两块玉佩不停地看,问道。
见她将玉佩翻过来反过去,不停摩挲比较,他则在一旁静静喝茶。
谭若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说出李征的年龄喜好,隐去他新科进士等身份,只说他要经常赴宴。
掌事阅人无数,见谭若有些害羞,半遮半掩,还有啥不明白的,“这倒让我为难了,这两块都很好,就看姑娘和那位公子喜欢哪块了。”
谭若更喜欢那块鱼戏莲叶白玉佩,把玩了很久。
“姑娘喜欢这块?”掌事问道。
“嗯,我家乡有个大湖,有千亩莲塘,每年夏日映日荷花别样红。”拿起玉佩正准备要了,忽然想起什么,问坐在旁边默默喝茶的杨穆道:“如果侯爷挑的话,会挑哪支?”
杨穆先是一怔,又马上回过神来,仔细看了看两块玉佩,“如果是我的话,这块鱼戏莲叶不错。可若是你要送的这人,他经常去各处赴宴,将来前途似锦,可能更喜欢这块鹤唳九天青玉佩。”
谭若又仔细把玩两块玉佩良久,慢慢放回那块鱼戏莲叶,拿起那块鹤唳九天,让掌事包起来,掌事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选好玉佩,今日目的已经达到,谭若便与杨穆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杨穆拿起桌上的坚果剥了起来,“这些日有没有去哪儿玩,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谭若说到了霓裳衣坊、汾水春游、状元楼,说到汾水边连绵数里络绎不绝的游人,琳琅满目的店铺,说起状元楼的四道名菜,那肉嫩醇厚的烧臆子,鲜得直掉眉毛肥美的烤花兰鳜鱼。
一时兴起收不住口,又说起月色朦胧下天上宫阙般的月华楼,刚兴奋说出月华楼,立马就反应过来,眼睛一闭转头以手撑额,不敢再直视面前之人。
她的眼睛熠熠发光,说到兴致处恨不得拉着他现场观摩,又忽然敛了声音,低下头去,像只害羞的小兔子耷拉着脑袋,他不禁笑出声来,“月华楼也去了!”
谭若只好回过头来,轻声解释道:“表哥带我去的。”
“好玩吗?”
谭若看他并没有一丝嘲讽,放松下来,“真像书中描写的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听说月华楼有三绝,我喝到绿蚁酒,也远远听到妩娘的琴音,只是没看到最绝的绿腰姑娘的舞。
刚说完突然想起来,表哥好像说过,这人是绿腰姑娘的入幕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