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亲求于当年其父弟子,让杨穆拜师于大儒方成,杨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少有名声。

十五岁那年他回去看望母亲,带着东拼西凑借来的银两想赎出母亲。然而当时杨穆最惊人的却不是他的才华,而是相貌。襄阳王世子那日也在青楼,一见他惊为天人,要抢他回去,母亲为了护他逃走而亡。

杨穆逃脱后性情大变,机缘巧合,他结识了东宫太子,深受太子信任,后又文武并举,拜师于大将军蔺青城,先是成为昭武校尉,后又拜云麾将军。

听说其容颜绝世,风姿优雅,却又阴沉难测,城府很深。民间盛传他与太子关系暧昧,他又是青楼常客,放荡不羁。时人对其有几分鄙薄,但又同情他的遭遇,爱慕他的风姿。

这简直就像一部话本,也不知道谁去写出来,谭若暗笑。只是这事毕竟离她很遥远,远不如会试才选重要。

“那为何这次要加开恩科。”谭若疑惑问道。

这事与天下士子最为密切相关,顾之俊慢慢解释给她听,“这次杨将军大胜,圣上大喜,决定在全国选拔贤能之才,不论出身,不论门第,只论才干,以期文能治国,武能定邦。”

“本来会试三年一次,明春刚好举行,不过东宫说自古天下才子多能,不拘一格,会试未必能选出所有人才。圣上甚为嘉许,决定加开恩科,由太子负责,召集六部精干组成才选司。”

“明春会试不过的举人们只要有两名四品以上官员保荐,即可有资格参加才选,经过两轮筛选后由太子亲自选拔,最后由圣上定夺。”

见女儿听得全神贯注,谭钧与夫人相视一笑,补充道:“这次不仅选文,还选武,像工程、天文、地理、农艺等各方面有才之人皆能入选。”又勉励两位嘉兴两位才子,“天家不拘一格选人才,乃士子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你们二人可不能浪费好时机。”

“谭夫子所言极是,我等切不可错过这等天赐良机,今年乡试明春会试都马虎不得。今冬明春各位才子会聚京城,必定集会甚多,我等即使不能高中,也不可错过与天下才子切磋学问、共谋治政的机会。” 赵旭双手抱拳,点头谢道。

谭若听明白了,东宫太子这一招可将天下读书人、习武人都收买了,又为朝廷招揽不少人才,更是为自己培养亲信,真是一石几鸟!

一行人等谈得甚是热闹,直到很晚才回到房中,大家坐下喝茶闲谈。

谭钧考校女儿道:“你看今日几人如何?”

“那白面书生和瘦弱师爷本是一类人,与周探花没什么区别。顾之俊为人仗义,热肠正派,值得深交。”谭若用手挠了挠头,想了一会答道。

“那赵旭呢!”

“赵旭为人谨慎稳重,更为深沉,看不清楚。” 她撇了撇嘴,这人一副之乎者也儒生模样,看到他就像看到父亲一般。

谭钧颔首微笑,问道:“若你是李家小姐,该当如何?”

“哪有做父亲这样问女儿的。”高珊嗔道。

“世事艰难,女子生活不易,一步错步步错,多少女子蹉跎孤苦一生。若儿大了,一些道理也要说给她听。” 谭钧说着其中道理,高珊也一脸无奈,自家夫君真是忒正经了,何时都不忘教导女儿。

“我绝不觊觎他人之物。”谭若也有点不好意思,半晌清了清喉咙,郑重道。

“好,不枉我们教养你多年。那如若你是周探花原配,又当如何?”

“若有人将我置于此境,即使表面对我呵护备至,实已弃我如敝屣!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谭若神色更为凝重。

“你有如此见识便好。天下女子之苦,一是看不清,稀里糊涂,受困于情爱,被那不懂得珍惜的虎狼之辈所驱使,东西奔波,耗尽一生心血,最后为她人做嫁衣裳。二是虽看得清楚,却难以割舍,心存侥幸,总以为那负心人会发善心改正,常常是一让再让,一退再退,最后无路可退。”

“爹,第一类如王宝钏,一生受困于情爱,在寒窑苦等十八年,最后等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