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陈叔笑嘻嘻的样子,谭若被巨大的喜悦给震懵了,不好意思地清了清喉咙,带着忍冬前往府库挑了好久。
又去集市上挑了一尊反弹琵琶飞天俑还有大秦银器,还有一幅色彩斑斓的缠枝葡萄挂毯,好好装饰自己的书房。
谭若从书房透过窗看向庭院,院子里种植了一片蔷薇,绿叶葱葱,想必明年春天又将是姹紫嫣红。
那日,杨穆回来,谭若格外乐呵,眉眼就没直过,快乐得象只蝴蝶,连走路都轻飘飘的。
“早知道一间书房就让你这么开心,在颍州时就给你安排上了。”杨穆笑道。
“现在也不晚,这书房我喜欢。”
“先凑合吧!等以后天下太平,不打仗了,我们找处靠湖的地方,给你也建个静庐,春日繁花,夏日荷鱼,秋日红叶,冬日晴雪,一边看景一边看书,岂不快活。”
谭若被他这么一描述,似乎已经置身静庐,观看四处风景,但四时美景又怎及得上身旁的他。
“若是没有你,有静庐又如何,若是有你,何处不是静庐。”
杨穆闻言笑了,比那夏天盛开的莲花还要好看。
“你可有赵旭的消息,他如何了?”提到静庐,谭若问道。
杨穆看了看她,谭若嗔道:“怎么?难道你还要吃赵旭的醋不成。”
“哪敢,我现在又没有静庐,羡慕还来不及呢!陛下颇为欣赏他,让他做御前侍讲,这可是天子近臣,多少人梦寐以求。他却好,做了半年,提出要去外地做县令去,陛下已经同意他去湖南桃源县当县令去了。”
“那,那陛下会不会生气?”谭若一听有点急了。
“陛下怎么会生气,这可是未来的良臣将相。”
谭若一听放下心来。她忽然想到刚才杨穆的话,意有所动,“雪原,若是不打仗了,你想归隐吗?”
“你是希望我归隐还是希望我登堂拜相。”杨穆轻笑道。
“我希望你挑自己喜欢的。”
杨穆拥她入怀,细细说道:“能把大夏与大靖的铁蹄挡在大昭境外,保百姓平安,不负当年两位师傅倾囊所授,也是我职责所在。陛下是明君,对我有提携伯乐之恩,能与他共建丰功伟绩也是我平生所愿。”
“但与你成亲后,和你在一起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你之前劝我不要来回奔波,比起见到你的快乐,来回路途上的这点辛劳不值一提。”
“我也常常想,与你一起泛舟湖上,赏花品酒,看四时美景那该是人生大快之事,我很期待与向往。”
谭若咯咯笑道:“那我岂不成了红颜祸水,我可没那样的姿色。”
“你就是我的红颜祸水,我甘心乐意被你祸害。”杨穆轻啄她面颊。
胡姬查娜
来到河西已有一月有余,与杨穆的同僚们也日渐熟悉,谭若也开始喜欢这片宽广雄浑的土地。
河西各族混居,历来异域风情浓厚。谭若一直对胡姬格外好奇,杨穆这日终于凑了个空带她去城中最著名的胡姬酒坊。
杨穆与谭若一辆马车,大街行人颇多,繁华虽然比不上上京与苏杭,但也街道宽广,人员众多。
凉州繁华一天更似一天,一些店铺在重新装饰,都是些大的铺面,装饰也越来越华丽典雅。不少人家也在翻新房子,本来西北以平房为多,但这些新房子都是二层三层。
“凉州这大半年人口暴增,房屋租钱也涨了一倍都不止。城内多年没有更新,破旧不堪,现在不少人都把房屋翻新,整个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朝气有活力。不仅是西域的商人,连大夏上都的大商人也在这边设点经商。”杨穆解释道。
“我听陈叔说,这边苦寒,土地贫瘠,少雨多灾,边民生活十分辛苦,这两年日子慢慢好了很多,连异族百姓对大昭的归顺之心日重。”谭若说道,想起他战佛的名号。
杨穆微微笑道:“百姓不过是想有饭吃有衣穿,灾年不至于饿死冻死,不至于卖儿卖女,谁能满足这点,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