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耳挠腮,日思夜想,要娶她做续弦。陈家以咏柳已有婚约之名拒绝了梁家,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结束了。可不久后刘家就到陈家来退亲,陈家才知道这事压根没完。

慢说咏柳已经许人,就算没许人,陈家也断不会让掌上明珠嫁人做续弦,更别说是如此龌蹉无耻之人。

再说梁太后与大夏太宗私通,出卖前夫全家才换来的荣华富贵,有气节的读书人都深以为耻。

陈家无奈,只得答应刘家退婚。果然退婚后,梁全又来求亲,这次陈家还是婉言谢绝了,这梁全也好声好气地接受了,没有多话。

陈家本来惴惴不安,但想历朝历代郡守都对陈家礼遇有加,陈家也算得上家大业大,后来看他没什么动静,就慢慢放下心来。

谁知过了半年,一日在去寺庙为亡母超度的路上,光天化日之下陈咏柳被梁全劫走,三日后才被放回,当日陈咏柳就上梁自尽。

陈家前往王都告状,反被说他们不懂习俗诬告皇亲国戚,抢婚乃游牧民族固有风俗。

陈咏柳美名家喻户晓,她如此受辱而死激起满城愤恨,敦煌城内民众哗动,陈家被按了个煽动谋反的罪名满门抄斩。

还好陈家家主早已预感不好,把家里一些小辈送了出去,才免得满门遭殃。陈家少主陈维新就在其中,其时十二岁,当时练桑不过十岁。

“颍州凉州都重归中土,不知道敦煌又要等待何时。我陈家世代生长于敦煌,却落得家破人亡,也不知道何时能报仇雪恨。”即使过了十余年,练桑心中愤恨仍然不减半分。

谭若听后,浑身发冷,如此目无王法、毫无顾忌、不知廉耻真是难以想象。想起那尊美丽的飞天,不知道让满城哗动的姑娘该有多么美好,而她如此陨落更是让人哀叹。“难道就没有王法吗?”

大昭开国皇帝曾立下祖训,不以言获罪,除非犯下谋逆叛国或杀人放火等重罪,不得刑罚加身。

官员也较遵守王法,像这种光天化日之下强抢世家大女,事后又污蔑家族造反,早就给御史台把本子也参烂了。

“王法?他们就是王法。从上到下蛮横不知礼数。”练桑冷笑道。

谭若按住练桑的手道:“一定会收回敦煌的。”

练桑嘴角扯出几丝笑意,对她点了点头,“侯爷就是战神下凡,来拯救河西百姓的,我们绝不允许别人侮辱他,我们一定会等到那天的。”

食色性也

回到府中,越娘告知今日杨穆已经回来,正在书房。

她平日很少去他书房,怕耽误他军务。今日这说书荡气回肠、令人心潮澎湃,忍不住想去找他。

进入书房,看到杨穆身着军服,案几上放着他的佩剑,正站在大昭舆图前,有时迫近细细查看,有时又后退几步从远处端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