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纵观新成立的苏/维/埃/俄/国/政/权1918年的处境,凯瑟琳也可以理解有关高?层下达处决沙俄余孽的命令。当时“苏托邦Sovdepia”实?际控制地区实?际很不稳定?,工业企业收归国有的进程弄得一团糟,土地改革也一团糟,收粮队不付钱就从农村收集粮食,导致农民强烈不满,宁愿烧掉粮食也不肯“卖”给收粮队,粮食收入锐减,引发粮食危机。

内部矛盾如此尖锐,5月下旬还爆发了外籍军团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再加上1917年11月的“苏/俄/内/战”,国内情况空前危急。布尔什维克中可能?充斥着?失败情绪,担心胜利果实?最终会被叛军攥取,在这个前提下,6月开始分批处决沙俄余孽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1918年还不止处决了沙俄皇室,之?后几?个月陆续处决了一大?批贵族、沙俄内阁成员、资产阶级和“异见者”,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

而关于?到底是因为各地契卡组织混乱造成的“处决”,或是由最高?领导层直接下令,两种说?法都有。最好的侧面证据也许是列宁的老战友、已经被逐出苏维埃决策圈的托洛茨基所说?的,“伊里奇(列宁)相信我们不能?给白军留一面可以到处宣扬的会喘气的旗号”。

托洛斯基没有必要就此事件撒谎。

1940年8月20日?,托洛斯基在墨西哥被内务部的秘密特?工暗杀。

肯家兄弟不懂俄文,他们是根据美国大?使馆派给他们的俄语翻译的指导,翻拍了相关资料。凯瑟琳拜托他俩寻找亡父的遗骨,因此他俩将这份调查报告也全部翻拍下来。

托洛斯基被“处决”的消息则是托尔斯泰基金会转告她的,大?概是担心她同样遭遇“处决”吧。史达林为了消除异己也是非常勤奋,就连早已离开苏联的托洛斯基也没有放过。托洛斯基虽然十几?年前就被清除出党,远离决策层,可在党内还是很可能?有支持者的,史达林不会放心他继续活着?。

只有死人才是无害的。

凯瑟琳之?所以豪迈的“赠送”1000台流星发动机,也是个买命钱,希望史达林看在这份“支援”的份上,留她一条小命。

她也很犹豫,要不要建国呢?按理说罗马岛上肯定有契卡了,他们不一定?真的要搞什么破坏,只是潜伏也很让人受不了。

要不,让伊利亚去罗马岛清理一下?

或者就像她对?待伊利亚一样,只监视不清理?你?清理了他们还是会派新人过来,不如别费那个劲了?此时她感到自己还需要一个FBI,专门处理这种事情。

写论文的时候,她越琢磨越认为便宜哥哥死的蹊跷,格奥尔基之?死也只有两种情况,意外,或“被意外”,车祸可是远比自杀更?令人信服的死因。以史达林在大?清洗中的表现,他会下令除掉沙俄最后一个男性直系继承人那简直是再合理不过了。

凯瑟琳不由得摸了摸脖子:天知道!我当时真的只是找了一个沙皇的弟弟来当大?旗!我没有想到那么多呀!

*

这几?年托尔斯泰基金会每年会在她生日?送礼,礼物也没有太奢华,通常就是一枚胸针,既不寒酸也不特?别显眼,算是很有心了。

亚历珊德拉·列奥芙娜·托尔斯卡娅也不常来觐见她,大?概也就是一年一两次的频率。托尔斯卡娅知道自己被契卡和FBI监视着?,因此平时行动算是比较低调,自己从不做出格的事情,真有什么必须做的,都叫下属去做。

凯瑟琳倒没有命人监视她,她俩的能?量天差地别,托尔斯卡娅不过是大?文豪之?女、旧地主阶级之?女,跟她这个“沙俄皇储”的地位有云泥之?别。

欧洲开战,俄罗斯移民暴增,托尔斯泰基金会也再次得到了扩张,但仍然十分谨慎,吸收的人员不多,大?概也怕契卡会混进去吧。

托尔斯卡娅最近一年跟皇储联系频繁,基本?都是讨论新移民的问题,这些新移民大?部分都愿意留在繁华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