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季洪22岁,古里20岁,他俩都想参军,但奥尔加不允许英国?宣战了,跟我们俄罗斯人有什么关系?
凯瑟琳想着奥尔加姑姑说的倒也没错,战争总是会死很?多人,她怎么舍得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去当炮灰?
从这方面来说,奥尔加和?丈夫库利科夫斯基上校的政治觉悟是非常低的,甘于平庸,跟肯尼迪大使亲手送两个好大儿上战场远远不能?比。
而且以奥尔加无比痛恨布尔什维克的心态来说,她更不可能?允许儿子加入苏联军队。
她想着这两个家庭也非常有意思,值得观察。奥尔加出身高贵,生来就是人上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剧烈震荡,她便会愿意甘于平凡,主动?躺平,孩子们好好活着就是最大胜利;
肯尼迪家出身微末,有钱之后只?想提高家族的社会阶层,他们必定是积极向上的,也就是往死里卷。
肯尼迪家族之所以在20世纪下半叶名声大噪,除了出了一位总统之外,还有著名的路边社之“肯尼迪的诅咒”,他家因为意外和?暗杀死亡的人数太多了!
唏嘘。
*
玛丽太后也给她写了信,不太满意他们的新居太窄小,配不上她的身份,嫌弃加拿大穷乡僻壤,连房子都没有合适的。倒也不至于,阿拉斯泰尔可能?是压根没准备在枫林别墅常住,渥太华又不差地,当然也有大house,可能?是买的太急了,没有找到合适的府邸。
伯蒂表哥的信里说他知?道巴肯的身体不好,这段时间有劳阿拉斯泰尔辛苦一点,希望巴肯的身体早日康复。这两年不希望他俩回?英国?,法德边境的局势十分诡异,说不准什么时候德军就会跟英法联军开?战。他还记得那天她在白金汉宫纵横捭阖分析战局,他又震惊又高兴但又很?痛苦。
他欣慰小表妹已经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了。
他希望战争永远不要降临在英国领土上。
凯瑟琳给亲戚们回?了信,让丈夫走总督府的外交邮包送去伦敦。
*
阿拉斯泰尔看了奥尔加姑姑的信,给她出主意,“参军又不代表要上战场,他们要是想加入英国?军队,可以去上军校,毕业后可以当教官。”
是个好主意,训练新兵可不是需要足够的教官吗?新兵又不会自己训练。既能?满足表兄弟的愿望,又很?安全。
“季洪年龄大了点吧?古里倒是合适。”
“季洪可以当军需官,这是后勤职位。他上过大学吗?上过大学完全可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