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水晶之夜”。

其实已经不是“昨夜”了。柏林与波士顿时差6小时,波士顿现?在是11月11日上午,柏林已经是11月11日下午。

报道尚无配图,声情并茂的写到发生在1938年11月9日夜晚与11月10日凌晨的德国的惨案,无数犹太人死于非命,无数犹太人的店铺被□□烧,无数犹太人教堂被焚烧。

凯瑟琳很?快看完了报道,将这张版面?递给伊利亚,接着看其他版面?。

伊利亚为凯瑟琳取餐,随后腋下夹着报纸坐到自己座位上。

乔、杰克、比约恩全?都皱眉看着报纸,她订了波士顿本?地发行量最大的三家报纸,那么说其他报纸也刊登了“水晶之夜”的报道。

一会儿大家都看完了报道。

杰克皱眉,“这太残酷了!”

比约恩不禁摇头?。

“肯尼迪大使?没?有给你们打电话说这事吗?”凯瑟琳问。

“没?有。”乔回答。

“你可以打电话给他,告诉他什?么都别做,等白宫指示。”

对于殿下这种“别出头?,一切等白宫”的姿态,乔其实是不太理?解的。

呵。

“知道11月9日是什?么日子吗?”

几个年轻男人都一脸茫然,眼神里透着清澈的愚蠢。

“是‘啤酒馆政变’的纪念日,这天几乎所有德国高层都在慕尼黑。你们看过《我?的奋斗》吗?”

年轻男人点头?。

“以希特?勒的自负,他不会允许自己的治下有任何一个事件发生在同一天,这会玷污‘啤酒馆政变’这个光辉事件。”

有道理?!

“可他确实极度反犹。”杰克说。

“不对。你别看他怎么说的,看他怎么做的。他33年上台,到现?在6年多了,德国发生过大范围屠杀犹太人的事件吗?”

几人摇头?,确实没?有。

“他命令军队大范围驱逐过犹太人吗?”

几人又摇头?,确实也没?有。

“德国在1929年之前有50万犹太人,现?在大概只有30万犹太人了,这减少的20万人去了哪里?”

伊利亚回答:“大部分去了巴勒斯坦,一小部分到了美国。”

“大概10年就减少了2/5的犹太人,他们用得着搞什?么‘水晶之夜’吗?”

杰克、乔都沉思。

“而且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光是波士顿地区最大的3家报纸都报道了‘水晶之夜’,其他报纸呢?我?以为美国媒体不会在乎发生在遥远欧洲的事情。”

有一点嘲讽。

但也……这些报道出现的太快了,而且口吻也太一致了。

他们交换了报纸,3篇报道大同小异,都是严厉指责德国纳粹的倒行逆施、同情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杰克犹豫,“你是说,这有可能是有预谋的,但并不是希特勒的指示?”

“我?可没?说,这是你自己说的。”

“会是谁?”比约恩似乎自言自语。

“很?简单,再过几天看看。这件事情最后的受益者是谁,那么谁的嫌疑就最大。”

伊利亚说:“受益者肯定不是希特?勒。”

乔便说:“国际社会都会一致谴责他,还会给德国施压。”

“施压的目的是什?么?总要?有目的吧?”

乔看了一眼杰克,“会敦促各国放开移民,接下来德国也会被迫同意发放更多的护照给犹太人。”

不错呀你,我?看好你哦,小乔!

“还有,这里说导火索是巴黎的犹太少年枪杀德国外交官事件,外交官9日下午在巴黎死了,9日晚上就展开了对犹太人的报复?希特?勒现?在正?在忙着收回但泽的事情,他不会在乎一个小小外交秘书的死活,也不会因为区区一位秘书得罪英国和法国,影响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