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这本只有75页的小册子出?版于1921年?,是当代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维特根斯坦目前在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任教授。
阿拉斯泰尔倒没有看什么哲学名著,他在看一本小说,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尔的《鲵鱼之乱》,这本小说1936年?在布拉格出?版,备受争议。它几乎是直接比喻了德国法西斯,矛头直指美术生和他的追随者。作?者压力巨大?,没有敢明说“这是一本讽刺时事的小说”,而是说“我不过是借鉴了人类历史”。
因此?这本书在德国以及德国实控区成了“禁书”。英国去年?翻译出?版了第一版英文版《鲵鱼之乱》,在小资产阶级中?十分流行。凯瑟琳很喜欢这本小说,买了几十本送人,英国王室亲戚每家都送了一本。
王后严选,必属精品。
因此?该小说不仅在英国销量猛增,在美国也卖的很好。
*
剑桥别墅的餐桌成了当代欧美优秀年?轻人思想碰撞的地点,这是凯瑟琳始料未及的。
都怪肯家兄弟,他俩把在家的那一套拿到她的餐桌上,肯家孩子在餐桌上几乎每天都会讨论时事新?闻,可以说是极为高强度的训练。在她的餐桌边,由小乔开始了“每日大?乱斗”。
讨论话题不限于时事政治,还会有他在法学院学到的东西。英美法系是“判例法”,因此?除了熟读法律条款之外,法学院学生还要翻阅大?量过往案例,也就是说,他和比约恩的阅读量也非常大?。
法学院也还要继续学习哲学,因此?这是他俩都捧着哲学书的原因之一。
凯瑟琳感到这个学习气氛也是没谁了,谁见了不得夸赞一声“歪瑞古德”呀。
他们都已经接受了“欧洲即将爆发战争”的观念,特别是《慕尼黑协定?》签署之后。凯瑟琳认为这只是一个不得已的临时协定?,而手握强兵的德国必定?要收回?所有被迫割让的土地,比如但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