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不用,我不用休息,师父你多夸夸我就好。”

天然子依言夸他,八戒果然干劲十足,足到连干一天一夜,直到碰到一座古庙才停下。

“悟能歇歇罢,可不该把你累坏。”

“好,听师父的。”

庙门之外种着松柏桃挴,庙身又荒又废,墙头绕着闲花野蔓,墙内响着鸟鸣喈喈。

“师父,我觉得这地方有古怪,不宜久留。”

悟空方说完,天然子当即应下。

“好。悟能,听你师兄的,委屈你再辛苦一会儿,我们去前头找找有没有适合休息的地方。”

八戒再次扛起钉耙,没跟悟空抬杠。

“师父放心,老猪的把子力气还没使完呢。”

一阵阴风吹过,庙门中转出一位老者,头顶着一盘面饼。

“大圣,小神乃是荆棘岭的土地,知大圣到此,无有接待,唯有素饼一盘,权当给几位师父充饥。”

八戒大喜,正要伸手去拿。

悟空眸中金芒闪动,大喝:“呆子!回来!哪来的精怪,想诳老孙!看打!”

金箍棒当头打去,那老者见情势不对,化作阴风,呼呼吹得他们睁不开眼。待到风静树止时,他们师父和那老者,皆不见了踪影。

毕竟,他们几个虽然除去后来的悟净都有定风珠,但是定风珠只管他们不会被风吹跑,可不管风迷不迷眼睛。

天然子同样被风吹得睁不开眼,在感觉手腕被扣住的时候,就清楚那风果然有古怪。

到睁开眼时,毫不意外发现眼前景色变换。

“圣僧莫怕,我并非歹人,实是住在荆棘岭上的十八公。早听闻圣僧有至德妙道,悟实牟尼手段。如今正值风清月霁之景,欲请圣僧谈经论道,令我等一窥禅机真派。”

咦?

天然子理理僧袍,面色淡然。

“既是论道,为何不好言相请,反而用神鬼手段掳贫僧到此地?”

“这……圣僧恕罪。您的三位徒弟威名远扬,我等怕他们不许您与我等交流,才出此下策。”

“论道可以,请檀越将我之平安告知徒弟。下回切莫如此鲁莽。”

“好,好,好,多谢圣僧宽宏大量。”

天然子便随着十八公去石屋会见他的同伴,孤直公,凌空子和拂云叟。

要说论道,天然子从未虚过谁,尽管他喜欢天南地北胡乱拉扯,用佛经来诡辩,但是身为佛子,正经八百的用经义服人,他还是可以的。

比如在问到身染红尘,如何修行,就是「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日月不住空」。

问到怎么样方算得道,就是「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

问到净土如何,就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问到……

谈经论道时,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混用,天然子哪里顾得上分心思去辨别,往往是适合用哪句便用哪句,信手拈来。

论道途中,几个徒弟与护法被领着前来,也不打扰师父,只自找一处坐好。

最后十八公他们纷纷拜服。

“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吾等不如。”

屋外,女子的俏脸悄悄倚着杏花枝,湿了烟月的眸子窥看佛子,面上羞是那雨润红娇,玉质怜姿。

两个挑着绛纱灯笼的青衣女童偷笑。

“那真是极乐来的佛子啊,一点灵光照着婆娑。郎君面容亦是俊俏,怪道咱们杏仙欢喜呢。”

“佛子出尘,杏仙清艳,合该天生一对。”

那杏仙回顾,纤手执着花枝,低声软语。

“休得胡说,那是佛子。”

女童嘻嘻哈哈。

“佛子可以还俗啊。”

“呀,他瞧过来啦!”

杏仙心头一跳,双目向屋内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