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经过一周的严密监控,我们基本摸清了“海蛇”组织的活动规律和成员构成。
他们所有的接头暗号、秘密据点,都被我从城市里的流浪猫、宠物狗、鸽子、麻雀嘴里,问了个底朝天。
他们自以为隐秘的暗号在宠物店买一袋仓鼠粮,其实是“有紧急情况”;在报刊亭买一份《参考消息》,其实是“任务完成”。
这些在人类看来毫无关联的行为,在动物们眼中,却成了每日上演的固定戏码。
【那个男人又来买仓鼠粮了,可他家明明养的是只猫。】
宠物店的仓鼠瑟瑟发抖。
【那个戴帽子的,每天都买一样的报纸,但他从来不看。】
报刊亭屋檐下的燕子觉得很奇怪。
所有的线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人本市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周文博。
他就是“海蛇”组织的头目,代号“海蛇”。
而他们策划的最后一次行动,是在三天后,窃取我国正在研发的一项航天技术的最新数据。
行动地点,就在市中心的国家航天科技研究所。
“他们要动手了。”
沈迟指着地图,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决战的时刻,到了。
12.
行动当晚,天降大雨。
我坐在指挥车里,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我的面前摆着十几个屏幕,连接着我们在研究所周围布控的所有“动物眼线”。
一只躲在树丛里的夜猫,是我们的“地面哨兵”。
一只停在研究所楼顶的猫头鹰,是我们的“空中鹰眼”。
甚至连研究所下水道里的老鼠,都成了我们临时的“渗透部队”。
“报告‘聆听者’,目标车辆出现。”
耳机里传来沈迟的声音。
我立刻切换屏幕,一只负责监控主干道的流浪狗传回了画面一辆黑色的商务车,正冒雨向研究所驶来。
【车里有四个男人,味道很紧张。】
流浪狗的内心独白传来。
“四个人,已进入预定埋伏圈。”
我立刻汇报。
车子停在研究所的侧门,这是监控的死角。
四个人下来后,迅速利用特殊工具,破坏了门锁,潜了进去。
“他们进去了。”
沈迟的声音很稳,“‘聆听者’,现在看你的了。”
我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的动物线人身上。
【他们往左边走了,那边有个通风口。】
下水道的老鼠“先锋”发来报告。
“目标进入B栋,正通过通风管道移动。”
【我看到他们了!他们从三楼的杂物间出来了!】
树丛里的夜猫“黑影”传回信息。
“目标已到达三楼,正在接近核心资料室。”
【资料室门口有两个人,正在安装一个奇怪的东西。】
猫头鹰“守夜人”的视野最好。
“他们在安装信号屏蔽器!准备强行破门!”
指挥车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各单位注意!”
沈迟下令,“准备收网!”
13.
“海蛇”组织的成员显然是专业的。
他们破坏了监控,屏蔽了信号,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