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如此,郑氏还能只当儿子未有意中人,不愿将就随便娶个回来,倒还不至于着急上火。

可就连她这个做母亲的给他安排的通晓人事的丫鬟,他都不用。

旁的人家十五六岁就该安排了,她家这个都已到及冠之龄,竟……

郑氏心中有时候也不得不犯嘀咕……

只是这些话,是不能对着女儿说的。

母亲因着哥哥的事儿愁容满面,谢晚凝身为小棉袄,自然劝道:“阿娘莫急,我阿兄生的芝兰玉树,不愁娶不上媳妇,只是眼下他中意的那个没有出现罢了。”

“……就怕他一直没有中意的。”谢家孩子都生的不差,真有喜欢的,确实不愁娶不回来。

可郑氏担忧的却不是这个,她幽幽一叹,如何好跟女儿说兄长的房中事儿。

…………

郑氏出身曲城侯府,在京中也是顶尖世家之流,她是这代曲城侯的嫡亲胞妹,嫁的又是同为侯爵的宣平侯府,亲娘六十大寿,一大早便携了夫婿子女回来贺寿。

今儿的天气也很给面子,晴空万里,微风不燥,温度适应。

谢家正门打开,两辆刻有族徽的马车缓缓驶了出来。

郑氏、谢书夫妻俩的马车在前头,谢晚凝同兄长的马车紧跟其后。

下车时,日头已经有些灼人,郑家舅舅正在迎客,见了谢家马车到了赶忙迎了过来。

几番寒暄后,又有新客到,便吩咐世子郑烨引路,将人迎进去。

谢家人来的算早的,但雅厅里头已有几拨人到了,都是本家亲戚,要么就是同郑氏般外嫁女携夫婿回归。

曲城侯老夫人六十岁的年纪,双鬓已花白,气度雍容,看着是个慈祥的老太太。

她坐于首位,正同人说着什么,见长女一家来了,便顾不得其他,冲着谢晚凝招手道:“晚晚快来,叫外祖母好好看看。

第29章

谢晚凝、谢衍誉兄妹二人一起端端正正磕了个头,道了几句祝寿词,这才欢喜的走上去,亲昵的唤了声:“外祖母。”

“哎,”曲城侯老夫人握住外孙女的手,满脸慈爱瞧了瞧,偏头对长媳笑道:“咱们家家晚晚瞧着瘦了些。”

“是瘦了,”侯夫人李氏看了外甥女几眼,嗔道:“你两个表妹日日念叨着要去寻你玩,前儿个下了道帖子,还叫你给拒了。”

郑氏帮着解释道:“嫂子有所不知,晚晚前两日受了些风,这才将将养好。”

老侯夫人闻言,又关切的问了几句。

有心想留外孙女在身边,好好说说话,可今日宾客太多,没一会儿又来了好几拨贺寿的客人。

又不想拘着她,便拍着外孙女的肩,温声道:“去花厅寻你几个表姐妹玩去吧。”

谢晚凝正给老人家剥杏仁,闻言将剥好的杏仁放入碟中,福了福身,退出了雅厅。

走之前特意瞧了下,自家四口,除了母亲还在厅内陪着外祖母宴客外,父亲和兄长不知何时也已经退了出去。

曲城侯府谢晚凝熟的很,连个引路的丫鬟都不需要,吩咐尔晴先去花厅后,自个儿开始四处转转。

一出雅厅没多久,迎头就遇上了几波客人,本朝风气开放,宾客间男女并不需要避讳,遇见认识的,聊上一时半会也不怕有闲话传出来。

谢晚凝倒也遇上几个相熟的贵女,见到她这个近日流传开来的谣言主角,也并无异色,自若交谈几句后,又各走各的。

一路走走停停,直到越走越偏,有些累了,才准备去花厅寻表姐妹们玩儿,一抬眼却见前方转角处出现一个纤细窈窕的身影。

面上不由一喜,没想到平宁郡主竟也来了,正要扬声喊她,又看见她对面的人。

谢晚凝愕然,几乎要怀疑自己认错了。

她阿兄怎么也在这儿?

远处,谢衍誉立于花树下,正垂眸望着面前的平宁郡主。

从谢晚凝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