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出来吧。”他说。
千憋着嘴喊:“我不要。”
悟心拨开箬叶丛,蹲在她面前:“将孩子还给温淳吧,他们该走了。”
千的眼泪一下子出来了,她死死抱着孩子,像抱着最喜欢的玩具,怎么都不肯放手,还在说:“我们带他一起,我们带他一起!”
“我知道千舍不得,但是千,他有自己的命运要走,你也是。”
如果在这里停滞不前,就不会再有未来了。
尽管孩子再舍不得,哭得再撕心裂肺,悟心终究还是将她抱了出来,金眼红发的孩子也回到了娘亲的怀抱。
温淳要走,悟心也不准备继续留在这里,戴上斗笠,拿上法杖,抱着千离开一同离开。
他们走向不同的两个方向。
走出去很远,温淳总觉得还能听见千哭闹的声音。
她抱着怀里的孩子朝着魔界的方向走去。
孩子抓着彩球,那是千留给他的玩具,但他还太小,并不能记住这个出生时陪伴着自己的玩伴,只记得自己幼时最喜欢的玩具是一个彩球。
他趴在母亲的肩头,朝哭声远去的方向投去一眼。
“叮当、叮当。”
他在母亲怀里睡去。
150、佛子10
千眼睛红红的, 肿得像两个桃子,一手抱着一大把野花,一手捏着一只蝴蝶, 总算是被暂时转移了注意力, 不再哭了。
或许她自己都不是很明白, 为什么会如此不舍。
她经历的分离越来越多,但是看上去并没有因此而习惯分离,反而情绪积压, 越来越不舍。
走在路上好几天,悟心前三天每天看到她哭都要和她讲道理,悲天悯人又温和的语气。
按照悟心大师的发挥, 起码能让三个大恶人痛哭流涕痛改前非。
但对于一个沉浸在自己悲伤世界里的孩子,再好的道理也就是催眠曲。
所以悟心大师放下了自己的讲经技能, 询问路边带孩子的大婶们之后, 改成花时间陪孩子玩耍。
不管是找个长满野花的荒野让她乱跑摘野花,还是带她去山上摘野桃子,都比讲道理有用多了。
连路边飞过的菜蝶都比他的“道理”有用。
带孩子, 是一种新的修行, 悟心感叹,这世界上也不是万事万物都能讲道理的。
春日一切都生机勃勃, 远没有冬日萧瑟寒冷, 孩子的心情也就在这一日日灿烂的阳光里慢慢变好。
这一次悟心前往太息山,路途上并没有再遭遇意外,顺利来到了太息山。
太息山是一座高而连绵的山脉,人迹罕至。
陡峭的山壁上建了一座小庙, 只有一条狭窄山路通往上方。
在找到那条岩壁上的山路之前, 还要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
在这种万物生发的季节, 两日不走路就被埋没了,所以基本等于没有路。
换上了春装薄袄的千如果不是被悟心抱着,她整个人都能被一米多高的野草遮住。
坐在悟心的手臂上,几乎被他举着走过树林,那些边缘锋利的草叶在悟心走过之前就微微垂头,仿佛被风拂开。
那些绊扯的野藤刺树也是如此,让悟心很寻常从容地走过了这片密林。
等到悟心从山壁开凿的路往上走,风景开阔起来,大片绿色铺在脚下。
越走越高,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行走的简陋石阶上,连个扶手都没有,风猎猎吹,卷着悟心的衣摆和袖子,千用来扎小辫的红头绳也被吹得一阵乱甩。
因为有一段在天上飞行的经历,千并不怎么畏惧高空,被悟心抱着,整个人扒着他的肩,探身去看下面,又去看空茫的天。
“鸟,有大鸟!”
孩子一激动起来就爱拍爹的脑袋。
声音清脆,是个好脑壳。
悟心说道:“那是鹰,应当是在附近筑巢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