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惜玥把自己想到和猜测的都写在一张纸上。

一时之间想不到更多东西,只能走着看。

七月二十五这日,杜惜玥吃过午饭坐上马车来到王家。

王孝贤已经等着她了。

就连怀王也提前一步到了。

这些天,怀王能不缺席就不缺席。

他真对算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时能问得王孝贤都答不出来。

只得求助弟子。

“先生,我把算学启蒙教材写好了。”杜惜玥如献宝似的把自己准备了快二十天的书拿出来。

还是秦妈妈帮她装订成册的。

“哦?这么快就写好了?”王孝贤有些吃惊。

接过,翻开。

第一页,目录。

一条条很清晰。

从数的认识,到图形的认识,再到二十以内加减,再到一百以内加减,还有分类,比小大,等。

“妙啊,丫头,你这写得真是妙,作为启蒙教材真的太合适了。”王孝贤大加赞赏。

“王爷,你看,是不是非常适合孩子们用?”他又把书递给朱明熙。

朱明熙翻开认真看起来,时不时点一下头。

当他把书合上时,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杜大小姐,写得很好。本王这就找一个私塾让先生按你写的这个来教。”朱明熙揽下此事。

“王爷,可是我用的是阿拉伯数字,私塾先生会教吗?”杜惜玥估计此事没那么容易开展。

“丫头,这个不用你操心,私塾先生老夫来教,只需几天时间就能培养一个出来。对于大人来讲,这个学起来很快。”王孝贤包下此事。

“本王先让人抄几十本出来。就从宗正学馆开始。”朱明熙想先从皇室宗亲开始学。

朱家宗亲子弟不少,专门开设了宗正学馆,里面都是还没进国子监前的朱氏子弟,或者一些公主家的孩子。

如果这些孩子都很快接受这种数字编写出来的算学,那么再推广开来,肯定没问题。

“好。”王孝贤赞成。

“王爷,你刚才说让人抄几十本出来?”杜惜玥这才想起,这个朝代还没出现活字印刷术。

读书人要想有书读,对于穷些的人家,就只能借别人的书来抄。

而市面上只有销量比较大的书是印出来的,应该是雕板印。

“宗正学馆里的启蒙班就有二十几个孩子,不能共用你这一本书,自然要多抄写些出来,人手一本。先生手里也要有一本。”朱明熙解释道。

杜惜玥感觉自己手里有好多宝贵的资源。

强压下兴奋,得有一个万全的计划,不能莽撞行事。

“怎么了?”朱明熙看出她的异样。

“没事,我们一会儿再谈。先生,现在先上课吧。”杜惜玥岔开话题。

从七月初九拜师到现在已经半个月过去,其实杜惜玥只上了七天的课,

而这七天,她就已经把算经学完了。

她差的就是读懂古文,只要有人给她解释清楚,对她根本没有难度。

反而利用课余时间,王孝贤从杜惜玥这里学到了不少数学原理和解题方法。

让王孝贤大开眼界。

下课后,杜惜玥又一次与怀王一起出王家。

“时间还早,可随本王去茶楼坐坐。”朱明熙第一次发出邀请。

“好。”杜惜玥正有事想和他说。

两人来到悦香茶楼,正是锦云坊对面那间。

今日那个话痨不在,两人之间显得很安静。

点的东西都已上齐,两人也没说一句话。

冬雪和冬梅跟在主子身边,已多次见到朱明熙。

而今天是怀王第一次请小姐来茶楼,却没打发她们两个出去。而那个叫杨衡的也笔挺地站在一旁。

冬雪推了推冬梅,向她挤眼睛,又看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