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3)

救人,来不及写信请母后同意,还请母后责备,无关其他人。”

皇后和太子并未告知这个原因,听到这里,太后心里有些打鼓,她原本就十分信佛,对于世间因果关系来世福祸相依很是看重,既然还有冲喜一说,可想而知,两人的姻缘有些天赐的关系,若是凭空拆散,影响颇大怎么办?

虽然太子是她一手带大,爱护备至,但是其他皇子也是皇家的根苗,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告慰先皇,又如何面对谢家的列祖列宗,将来她万一死后见到众人,如何能够赎罪?

老太太犹豫了,不禁问道,“那小九对这门婚事如何看待?有没有埋怨皇帝乱指鸳鸯谱?”

清和帝哈哈一笑,“母后,说也有意思,小九开始十分抵触,想着让朕退婚,结果后来,两人见面后居然相处融洽,朕也见过叶家小女,很是美貌,朕也算见惯美人的,还是眼前一亮,和小九好一对璧人,将来若是有了皇孙,一定是十分可爱。”

能让皇帝夸奖的,想必也是京城颜值担当,老太太更加犹豫了,“那是说小九很喜欢叶家小姑娘?”

皇帝点点头,“确实如此,不但小九来说过想要早日成亲,就连惠妃也来催促朕早定婚期,还有武威公也来催促,朕原就想着,母后若是同意,朕立刻为他们定下大婚。”

太后心中一怔,看来这个叶家女儿果真深得九皇子的青睐,一个侍郎之女,九皇子和惠妃以及母家势力并不考虑是不是能带来助力,自己难道真的要阻碍婚事。

太后并不像太子恣意妄为,好色脑十足,只想着将美人弄到手就好,她考虑的因素很多,若是真的九皇子对叶家女儿动了心,那拆散姻缘可是要记恨自己和太子,连带着惠妃以及武威公都会不满自己和太子。

皇帝如果重新指婚,为了补偿心理,必定会指婚名门望族之女,为九皇子带来助力,将来会威胁到太子。

太后想了又想,犹豫不决,皇帝见太后面色有些微变,以为她对这门婚事有看法,忙道,“母后,您意下如何?”

太后沉吟片刻,“这样吧,皇儿,母后想见见这个叶家女儿,然后再定夺,你看如何?”

清和帝自然满口答应,“母后,朕命皇子和公主们在您寿辰前一日来慈安宫为您奉上寿礼,您自然可以见到叶家女儿。”

太后点点头,“好,就这么办。”

清和帝向来侍母至孝,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在先皇的后宫中,比他聪慧比他深得先皇盛宠的皇子多得是,清和帝能够登上皇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太后。

每次想起那段两人相依为命的日子,想起母后如何护着自己,如何呕心沥血只为保住自己的命和太子之位,他就心中难受,因此对于太后的母子之情又蹭蹭的上升一个高阶段。

自从登基之后,他不允许后宫的妃嫔们,包括皇后,对太后有任何不敬,不允许皇子和公主们对太后有任何不尊,太后喜欢去寺庙祈福,他便将白云寺立为皇家寺庙,香火旺盛。

太后要立远房侄女为后,立她所生之子为太子,他也全都同意,对于太后的家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们不太过分,他也从来听之任之。

所有皇子和公主们的婚事,他也全部和太后商量过,听取太后的意见。

这一次太后的六十寿辰,清和帝更是看重,因此一大早,后宫中有封号的妃嫔和皇子公主们齐齐赶往慈安宫。

清和帝的子嗣并不算繁盛,这么多年勤勤恳恳耕耘,除了有许多妃嫔,皇子却只有几人,公主也寥寥无几。

众人献上挖空心思想到的寿礼,为了讨好父皇和皇祖母也是用尽心思,各种奇珍异宝齐聚一堂,熠熠生辉,看得所有人眼花缭乱。

太后懒懒散散看上几眼,嘴里说着赞叹的违心话,心里却是索然无味,她见惯了各种宝贝,这些实在是稀松常见。

其中以太子和四皇子送的寿礼还算不错,四皇子送的是一串南海夜明珠,难得每颗珠子如龙眼大小,颗颗均匀,发出柔和明亮的光芒,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