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能全怪她。
父母过于能干:一个高盛合伙人,一个着名时装设计师。两个本该独自发光的人,却执意凑在一起生了她,还把一整套“人生buff”从出生就打包塞给她
美国绿卡,曼哈顿高层公寓,几乎刷不完的信用卡额度。
甚至连信托基金都提前规划妥当了。
她这辈子就算躺着也能活得比大多数人精彩,那还努力干嘛?地球又不会因此而给她颁发一个“努力奖。”
她在纽约上东区纸醉金迷地长大,踩louboutin在中央公园遛狗,穿香奈儿泡大都会博物馆,整个一真人版绯闻女孩。
光鲜亮丽,习以为常。
今年回滨城老家,是成婕对外宣称“凯旋归国,开拓市场”的高光时刻……可成瑶心里再清楚不过:还不是因为婚姻触礁呗。
成婕在某个“艺术收藏交流群”里结识一小鲜肉,对方温文尔雅、学识渊博,最终以虚拟货币投资的名义卷走她几十万美金。
妥妥的杀猪盘。
闹出这种事,夫妻感情能不受影响吗?到最后都懒得吵了,两口子一拍两散,一个东半球一个西半球。
媒体口中的“传奇归来”听着高大上,实则都是哄人的。
美国佬喜欢称呼成瑶这类女生为“itgirl,”本土化之后则是“白富美。”但她自己倒不怎么在意这些标签。
她的确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她经常晒太阳,皮肤不白;她虽然爱玩,但不滥交;性子直,却不嘴贱;她还会扶老奶奶过马路、收养流浪小猫。
名媛圈里烂人太多,乌烟瘴气,她倒是活成了一股清流。
所以她从来不缺自信。
从小到大从就没被男生拒绝过。没办法,硬条件摆在那儿呢要颜有颜,要钱有钱,性格又好到让人挑不出毛病,到哪里不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童汐焰是她有生以来栽的第一个大跟头。
……
所有一见钟情都是见色起意。
成瑶觉得说这话的人简直天才。
九月一日,成瑶作为转校生来到滨城国际学校。
开学第一天,教室里热热闹闹。同学们久别重逢,聊得火热。
唯独成瑶谁也不认识,也听不太懂周围人语速飞快的中文,傻子似的趴在窗边发呆。
像只迷途的海鸥,孤零零栖在错位的季风里。
她连同桌名字都没记住,就被外面打马球的童汐焰勾去了全部注意力。
文艺点形容,大概是惊鸿一瞥吧。
成瑶一向注重内在美和精神契合,以往的交往对象长相不算惊艳,但灵魂绝对有趣,能陪她聊电影、聊晦涩的音乐团体和流派。
然而,这不俗的择偶标准在转校当天就被童汐焰彻底击溃。
他骑马的动作敏捷漂亮,肩宽腿长,五官凌厉,鼻梁挺直。灰棕色眼眸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璀璨,仿佛盛着满天星河。
微卷的发丝垂在硬朗的眉骨上,余下的扎成小揪,痞帅而洒脱,帅得毫不做作。
随着他干净利落的一击,球应声入网,成瑶的心也跟着“咚”地一声沉下去。
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像电流击中神经……沦陷了。没救了。
一整个草场的男生,她眼里只能装下他。其余人全体打码,沦为模糊背景。
她不得不承认原来自己也是个俗人。
早自习结束的铃声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冲锋号角。成瑶毫不犹豫地冲出教室,直奔草场,硬生生打断了马球比赛。
她停在那匹高头大马面前,气喘吁吁地对上面的人说:“同学你好,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周围男生开始起哄,笑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搭讪方式过于单刀直入明目张胆,但成瑶丝毫不感到尴尬她从不搞扭扭捏捏那一套,该出手时就出手。
男生握着球杆的手骨节分明,喘着气,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