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养了这么十几年,老夫人已经满头白发,孙儿饶膝,她要是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一准能活活气死。

不,这位老夫人泼辣得很,说不定在自己气死之前,拿刀砍了吕国公,也未可知。

非亲非故的,没有与他们交好,谁敢贸然多管闲事。

不过纸包不住火,也不知哪一天会被捅出来。

至于丁云馥的选择,也怨不得旁人。

她先前就做过不少错事,这回尤其过分。

自己亲妹妹的相看对象,还要上去故意掺和破坏。

她要是不自食其果,都对不起她那个性子,万事任性皆有它该得的代价。

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才渐渐转小,厚实的积雪多人合力也清理不干净,它们铺天盖地白茫茫一片,感觉能把整个尚京给吞了。

不少人缩着脖子,忧心犯愁。

太冷了,民间那些苦寒人家,恐会难捱。

大雪刚停,太后娘娘就捻着佛珠表示,要带头给百姓们捐赠些棉衣粮食。

朝中众人感怀太后菩萨心肠,纷纷效仿。

大家凑着点,去救济乡间的农户们。

此举,当然受到诸多赞扬,就连曲皇后,都趁机掏出不少,挽回她一国之母的慈和形象。

恰在这时,东隆国那边传来了主使官木仓幸病故的消息 ,被大雪拦路,足足将近一个月才传到尚京来。

不过此事没有掀起多大波澜。

木仓幸年纪不小了,还参加过多场战役,身上不定留下多少暗伤旧伤,死了也不稀奇。

再说,此人阴险狡诈心狠手辣,若不是两国和谈了,定然要亲手砍下他的首级才能解愤。

死得好!

尚京对东隆国主使官的死亡,都不感兴趣。

只曲凝兮,让阿束暗中留意了,听说此事,立即笃定,是裴应霄安排的替身顺利脱身了。

过程中没有被任何人察觉,以‘死亡’的名义,让木仓幸不复存在。

而真正的木仓幸,神不知鬼不觉,落在太子手中。

裴应霄为何要扣押木仓幸?

此人和陆家有大仇,陆家的人通通死在他手里,最终他没有偿命,因为两国和谈,东隆为表诚意献上许多贡品。

这时候天庆帝很难不依不饶,逼着对方交出木仓幸。

莫非裴应霄是为了报复?

可若想报复,应该折磨着让木仓幸生不如死,给他下毒然后杀害或许就够了。

他何必大费周章把人‘偷’出来。

曲凝兮不认为太子是那般意气用事之人,他所作的,必有其原因……

木仓幸对他而言,会有其他用处么?

曲凝兮看不明白。

过后两日,被大雪拦截的另一道消息,跟着传入尚京,捧到天庆帝跟前。

千里之外的抚阳城在大雪期间发生了地动!

地龙翻身,城里倒塌了一些破旧房屋,民众们惊慌不已,而在抚阳城外,周边的那些乡里人家,几乎无存。

一些简陋的泥土房,或是石块木头拼搭但不够结实的草屋,在地动中纷纷倒塌。

整片大地在摇晃,人就跟小蚂蚁一样,不是被砸死,就是失去房屋庇护被冻死。

偏偏遇到这样的大雪,抚阳城死伤惨重,急需朝廷救援。

当天早朝报上来,百官轮番谏言,很快就拟定了赈灾人员。

由太子担此重任,户部拨款二十万两白银,前去抚阳赈灾。

这个决定,也有部分人反对,地动通常会有余波,怕殿下千金之躯,太过冒险。

万一到了那边遇到余震,发生意外怎么办?

但是太子站出来说,愿意亲自去抚阳,此时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耽误不得。

天庆帝最终点头应允,太子代表了帝王之恩,可以安抚受灾群众的惊慌。

身在高位,岂有害怕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