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崔漱音望着那光影,眼神坚定。
这个诞辰,或许不仅仅是一场庆典,更可能是应对西域局势的一个契机。她定要谨慎应对,不让任何潜在的危机威胁到这意义重大的的太平。
日子晃眼即过,崔漱音的诞辰竟是已然来临。
当日,紫宸殿的梁柱裹着鎏金箔,昭示着金银富贵,琉璃灯与其相互映称,折射出晃眼的光。
殿顶悬挂的灯串由百颗南海珍珠串联而成,颗颗饱满莹润,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这是大夏作为中原大国的底气,特意让诸国使者见识中原的富庶。
百官列于两侧,大殿上排场壮观,撑场面的金银珠宝不要钱似得往外摆。各路官员虽各自心怀鬼胎,却也要为大夏撑几分薄面。
案几上,青瓷碗里盛着冰镇的荔枝,果皮挂着细密水珠,这贡品经快马日夜兼程送达,沿途耗费的人力物力,足以让小国惊叹,却在大夏的寿宴上供人随意取用,尽显中原物产丰饶。
户部尚书捧着的锦盒打开,千年何首乌旁缀着八颗鸽卵大的东珠,那珠光映得他老脸发亮。
他声音平淡:“这点心意,不及国库九牛一毛。”
他故意将锦盒往西域使者方向偏了偏,眼角余光瞥见西域人喉结微动,暗笑这西域之人怕是少见中原这般气派。
礼部侍郎展开的《蟠桃献寿图》,由来自江南绣娘以金线银丝混着孔雀翎羽绣成,卷轴展开时流光溢彩。
他随意指着图上栩栩如生的蟠桃:“不值什么,不过是中原手艺的寻常体现。”
殿角乐师奏响的乐章,乐声悠扬中带着厚重的底蕴,仿佛在向诸国诉说中原文明的源远流长。
崔漱音端坐御座,凤袍上的金线在灯光下流转,绣着的山河图案正是中原疆域的缩影。
她端起玉杯,目光扫过各国使者唇角笑意浅淡,那是中原大国的从容与威严。
“各位使臣远道而来,哀家敬你们一杯。”
第74章 做不了就滚下去
崔漱音心情不错,因为在诞辰正式开席的前一炷香,她收到了安连溪传来的好消息。
那“二十万”傀儡的确只是弄虚作假,而实际人数不过几万。他与安梧王联手反扑,被攻下的三座城池已然收回两座,若是再多熟悉几番地形,与百越人短兵相接,假以时日,得胜可望。
“太后千岁万寿无疆!”底下小国使者们举杯的动作格外殷勤,青瓷酒杯碰撞出细碎的响。
琉球使者的珊瑚冠在灯下发亮,他举着杯笑道:“大夏国力昌盛,连南疆百越都望风披靡,我等小国能依附这样的天朝上国,实乃幸事!”
这话正说到崔漱音心坎里,她抬手示意宫人赐酒,声音里带着难得的暖意:“诸位远道而来便是心意,同饮此杯。”
巴图尔坐在西域使者席,闻言掀起眼皮瞥了琉球使者一眼,端着酒杯的手指转了两圈。
阿伊莎在他耳边低声道:“哥哥,安梧王那五万精兵果然厉害,看来百越之事大夏是稳了。”
“听闻太后娘娘运筹帷幄,连南疆战局都在掌控之中?”高丽使者捧着酒杯起身,语气里满是讨好,“我等小国愿岁岁进贡,只求大夏庇护。”
崔漱音刚要抬手回应高丽使者,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席间的融融暖意。
一名禁军跌跌撞撞闯进来,甲胄上的铜片碰撞出刺耳的响。
他“噗通”跪在金砖地上,声音发颤:“启禀太后,南疆急报安将军与安梧王在追击残敌时,中了百越人的埋伏!”
这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滚烫的油锅里,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崔漱音脸上的笑意僵住,握着酒杯的手指猛地收紧,青瓷杯沿在掌心掐出深深的红痕。
琉球使者脸上的谄媚笑容还没来得及褪去,就僵成了错愕。高丽使者举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杯中的酒晃出溅在朝服上,也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