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赶忙俯下身子磕头,眸光清亮,掩饰不住的喜悦溢于言表。
“感谢太后娘娘,今后起我春桃的一切,全部交给太后娘娘。”
空气中暗沉的气氛一扫而空,春桃跃跃欲试,“现在娘娘需要我干些什么吗?”
崔漱音余光瞥见案几上的外袍,头痛扶额,“你现在帮我把这件袍子拿去扔了。”
--
崔漱音身子不适,今日也没上朝,小皇帝下了朝便急急忙忙来给她请安。
“稚儿,今日朝中可有何波澜?”
小皇帝急忙喝了口茶水,刚才来得太急,一路奔波,竟是一步未歇。
“其他的倒是无伤大雅,就是秋闱将至,作为天下读书人最重要的鱼跃龙门的机会,各项事宜都要仔细督办。儿臣新上任,还未曾处理过此类事宜,现下特来与母后商议。”
秋闱?
崔漱音眼底划过精光。
又一个好机会。
如今朝中门派林立,波谲云诡,正值多事之秋。
而崔漱音处在八卦盘的阴阳核心,腹背受敌,随时可能被甩出棋盘。
当下正值煮暑,秋闱在仲秋,少说也有三月日子可以谋划。
崔漱音兰指轻翘,指上的银鎏金累丝嵌珠甲碰撞出清脆的叮咛声,目光一凛。
机不可失!
“母后有什么指示吗?”小皇帝心中略显忐忑。
斟酌片刻,崔漱音缓声道。
“我朝秋闱三年一次。每每这段日子,京都会涌进大量进京赶考的菁菁学子。而朝廷除督促礼部出题外,还要派其与工部一同行修缮考院。因为人头多,京都里那几日巡逻兵卒也会增加,以防学子们因水土不服在京都闹事。”
话音略微停顿,崔漱音眉头一紧。
“到了正常开考那几天,考院周围需戒备森严,不容出错,防止学子舞弊。官员阅卷时会采取锁院,誊抄等手段以确保科举结果的公平,但......”
三年一次的科举,明面上是普天之下的读书人同台竞技,一争高下的公平擂台。实则是错综复杂的京都势力各派笼络新贵,巩固自身的一场补给雨露。
手伸得长的甚至可以操控试题,提前打招呼。
亦或者在阅卷时下文章,就算锁院,誊录,总有法子。
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放榜的那一刻,丑恶的徇私交易完结,各取所需。
三年又三年,一次又一次,京都的浑水在污浊下永远不可能清澈。
可怜的寒门学子背着竹篓走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做梦都想中举的他们不会想到,真正能留给他们的位置,屈指可数。
崔漱音清楚地明白凭借她现在现在的实力,想要杜绝这种现象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有宴九霄的帮助,也无济于事。
------况且这位阴晴不定的千岁大人说不定也曾略施手段。
但虽说寒门学子无甚势力,胜在体量庞大,若能借助这些学子帮助自己这个根基未稳的新太后造势,不失为一种手段。
此事还待从长计议。
她回首凝眸看向小皇帝,略作迟疑之态,最终叹了口气。
崔漱音长久的停顿和莫名的叹息令小皇帝心下着急,他赶忙行礼。
“母后,儿臣知道,这其中也有门道。请说与儿臣听听吧,儿臣愿闻其详。”
--
扎着双环垂髫的宫女低着头,步履轻快,衣角伴随她涟漪颤动。
她丝滑地顺着人流,悄然飘进了另一队迎面而来的宫女。
余光瞥见她们手中端着的檀木盒子上刻的“九千岁”字样,她暗自松了口气。
待到在这错综复杂的深宫中一阵左拐右拐后,这群送膳的宫女终于是到了目的地,停身往门内参礼。
为首的宫女将食盒高举,带头半跪,恭敬出声。
“千岁大人,宵夜到了。”
匍门一打开,一股冷气便